因收入数据造假瑞幸股价暴跌80%,这种创业是你想要的吗?
乌鸦小编 发表于:2020-4-2 23:58 复制链接 看图 发表新帖
阅读数:3129
推荐理由:为了粉饰财报数据,瑞幸虚报了22亿的收入,这波操作之骚气绝对是跌烂了很多人的眼镜。瑞幸是否会被集体诉讼?如果真的被集体诉讼,那么等待瑞幸的会不会是破产?不知道当初那些信誓旦旦大夸瑞幸商业模式超前,想象空间巨大的学者和大V大咖们这时候嘴张得有多大。

因收入数据造假瑞幸股价暴跌80%,一夜回到解放前

因收入数据造假瑞幸股价暴跌80%,一夜回到解放前

文 | 清和  智本社社长


编者按:美国当地时间4月2日,瑞幸咖啡股价盘前暴跌80%。公司公布调查伪造交易价值大约22亿元。今年2月1日,著名调查机构浑水研究收到了一份来自匿名者的做空报告,直指瑞幸咖啡正在捏造公司财务和运营数据。不过,瑞幸咖啡坚决否认浑水的造假指控。如今东窗事发,瑞幸的不“幸”,似乎被很多看空者言中。本文(原标题《金融模式 | 瑞幸已上岸,还有谁在裸泳?》)发表于2019年5月(瑞幸上市后不久),分析瑞幸等互联网界“金融项目”的玩法与问题。

瑞幸咖啡成立不到19个月便顺利上市,再次刷新了中国企业在美上市的记录。

但是,这杯带着浓浓资本味的咖啡,是否是一杯香醇美味的咖啡,目前下定论还为时过早。因为目前的瑞幸还只能算是一个的金融项目。

这些年不少互联网金融项目,假以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大数据、新零售、服务于实体经济之名,借金融资本之利器对实体经济进行降维打击,行收割股民和实体产业之实。

这是一曲“冰与火之歌”。成,则摩拜;败,则ofo。

连续创业者如游击队长,东奔西窜,到处收割,以卖公司的初心做公司,以资本的逻辑搞扩张。资本的豪赌有输有赢,产品、质量、责任无人问津。融资、扩张、规模、上市,十年套路依旧,鸡汤味同嚼蜡,却屡试不爽。

这些年,咖啡、饮品、共享单车、新能源汽车、租房平台、幼托及幼儿园、药店等金融产品疯狂扩张,一切成败皆在击鼓传花之中。

用共享单车的方式造车、搞幼教、租房、卖药、卖咖啡,你的驾车安全、孩子教育、住房生活、身体健康,在他们眼中只是一个急于套现的金融产品,一个击鼓传花的投机游戏。

股民、消费者与实体产业,是永远的输家。

本文并不反对金融模式,旨在探讨资本收割盛宴的制度性原因,以及如何让资本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

(正文9000字,阅读时间约40分钟,可先阅读再分享收藏)

1
三大角色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金融的价值。但是,不完善的金融制度,与不完善的产业制度相结合,资本便露出可怕的獠牙,与连续创业者,以公司为金融产品,收割实体经济和股民。

最近十年,裹着互联网外衣的“金融项目”大行其道,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标准化产出。

选择短平快、有故事的项目后,强势团队强力执行,高融资、高补贴、快扩张,将公司打包成金融产品,以最快的速度送到股票市场中。

钟声响起,套现走人。换个地方,再干一票。

一、连续创业者:“公司产品”的制造者

近十年,中国兴起了一批连续创业者。他们是金融项目的长期玩家,共享单车、新能源汽车、租车租房、咖啡饮品,都是这群人“点石成金”。

连续创业者,绝对颠覆人们对创业者的理解,或对企业家的认知。

传统创业者,考虑的是如何度过创业艰难期,将产品卖出去,尽快实现盈利。若创业失败,创业者遭遇的冲击一般较大。所以,传统创业者,以企业盈利为目标,以做好产品、技术为基础,能够承担的失败风险有限。

连续创业者的玩法则完全不同。赚钱的方式有很多,连续创业者擅长卖“公司”赚钱,传统创业者则聚焦于卖产品。

他们以公司作为产品,拿着风投的资本,急速扩张规模,尽快地将公司打包成一个金融产品,以最快的速度上市或线下套现退出。至于产品、质量、技术、利润,都是他们次要考虑的问题。

他们擅长的是搭台子,讲故事,获取资本,快速扩张。连续创业者最好还是网红创业者,自带流量和资本。你敢砸西门子冰箱,就有钱敢砸你。

对于连续创业者来说,最忌讳的是恋战。快速融资,快速扩张,快速上市,不管是否赚钱,快速退出是关键。屡败屡战,实乃生存之道。由于四处出击、快速收割,他们无法下沉做好一个产品,也难有长久的服务打算。

所以,连续创业者选择项目时,往往对市场规模庞大、深度不足、有故事可讲、产品易标准化且技术含量低的终端产业入手,如共享单车、咖啡饮品、租房平台、药店等。但凡像重卡、发动机、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生物制药等产业,他们都会绕道而走。

罗永浩不明智地选择了产业纵深很长的手机来玩金融项目。贾跃亭的生态系统则吸金太大,套现退出后留下的黑洞过于明显。工匠精神、生态系统,只是资本市场套现的故事,如果深入到真实产业经营之中则难以自拔。

二、风险投资者:“公司产品”的贩卖者

资本市场上,很多假金融人、假银行家、假投资人。他们干的是资本贩卖的活,亦或是公司的贩卖者。他们与金融创新毫无关系,走的是几千年不变的套现套路。

当然,我们不能否定贩卖者的价值。中间商赚差价,符合经济学规律,也符合现实需求。自从诞生了股票市场,贩卖公司股票已经成为一种常规的投资方式。

金融产品的贩卖是一个击鼓传花的链条,从天使到上市,会经过几轮,甚至十几轮。任何一轮资本上车后,他考虑的是在什么时间、什么价位套现下车。

金融项目,有优劣之分。

有些属于泡沫。本身这是一个伪需求、伪市场,通过资本补贴、概念制造等方式,硬生生造出来。等泡沫破灭后,一切归尘土。共享单车的资本狂欢过后,留下满大街的废铁。

还有一种是,它是一个真实的需求和市场,但被资本吹大了泡沫。比如,很多公司在上市之前疯狂开上万家店,上市套现之后则大量关店。

难道风险投资者没有发现这是泡沫吗?为什么还要投泡沫经济?

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他们比任何人都更懂哪些是骗局,哪些是泡沫,哪些是价值投资。但是,他们关心的不是泡沫问题,而是能否把泡沫项目卖出去,只要有人接盘,它就是好项目。

投资者将这个故事讲得无比动人,先上车的人跟后上车的人讲,一遍一遍演绎,一轮一轮传递。前些年,一些资金盘、返利平台、P2P就是给投资者讲上市套现的故事。

这两年金融监管高压,上市口子收紧,造成项目上市堰塞湖,项目上市套现遥遥无期,一些基金公司成为了最后的接盘侠。

还有个把玩法是“曲线救国”。摩拜乘着美团大船,顺利套现了结。而ofo只能自生自灭。

三、股票投资者:“公司产品”的接盘侠

资本市场,如果一级市场风险低、利润高,则大量二级市场的资金会流入到一级市场,打包项目上市,这样导致二级市场越来越低迷。最终,二级市场的崩盘,反噬一级市场,导致整个市场瘫痪。

自新三板之后,中国资本市场迎来了一波上市热潮。由于缺乏退市机制,大量资本寻觅项目,疯狂打包上市,造成股票严重的产能过剩,而市场资金则严重不足,二级市场越来越低迷。吃相难看,抽干水分。

可能,最难理解的是,中国金融项目去美国上市,为什么美国股民敢当韭菜?

这里有几个因素:

一是美国股市采取注册制,上市容易,对创新公司包容性强。大量亏损中的金融项目,依然符合上市条件。

二是信息不对称,很多美国股民并不了解中国这种公司的实际情况。有些项目不能简单的定义为泡沫项目,它可能有泡沫的成分,但有转正的可能,这恰恰是资本市场喜欢的项目。投机,本是资本市场的重要部分。

三是一些股票认购商其实是中国公司或者美国投资公司的中国合伙人。他们接盘后,在上市公司的包装和规则下,想办法再卖给下家。

四是美股退市风险大,一些公司退市后很难再上市。但是,这种风险对美国公司威慑大,对中国项目没有多少约束力。公司一旦退市,无非就是改头换面,再制造一个“猫屎奶茶”,再战美股。

2
三大伪装


金融模式,已不是新模式,而是资本市场的老套路了。美国的股票市场比我们更大,上市公司轮流坐庄,风险投资更繁荣,但是他们没有我们疯狂、狂飙。美国没有千团大战,没有“五彩缤纷”的共享单车,没有补贴到连星巴克都着急的咖啡。

相反,在美国、日本、欧洲,不少互联网、电商被实体企业击败。

中国金融项目,假以创新、实体、自由之名,行各种收割之实。实体的落后、规则的混沌、资本的荒蛮、时代的浮躁,成就了草莽时代的狂奔。

一、假以创新之名,行收割股民之实

这些年,中国互联网企业家、网红企业家掌握了绝对话语权,他们的“鸡汤”里夹带着各种新概念、新模式以及动人的故事。他们制造概念,贩卖焦虑,收割资本。

这使得很多人误以为,互联网等于技术创新,误以为支付宝就是高科技,没有互联网的城市就是落后的城市,不上网的公司等于落后的公司。

瑞幸咖啡,被冠以“数据咖啡”、“互联网咖啡”、“咖啡新物种”等光环。其实,这模式太普通了。瑞幸号称用数据驱动,其实没事什么新鲜事,更不是高科技。

我们可以看看,瑞幸的互联网咖啡、外卖咖啡,相对星巴克是否有优势。

瑞幸店小、偏僻未必具备成本优势。更何况,关注一家店关键不是看每平方米的租赁价格,而是看每平米的营收。这个指标才能反应出瑞幸快取小店是否具备竞争优势。

有一个数据可以透视问题:2019年第一季度,瑞幸的门店成本占门店营收的比例达63%,远远高于星巴克的36.4%。

就目前来看,瑞幸最初设想的门店成本比星巴克更低的效果并未出现。相反,星巴克的门店成本要远远低于瑞幸。

这个问题出在哪里?

主要在营收上,就是瑞幸快取小店表面上租赁成本更低,但是每平方米的营收(包括外卖)不如星巴克。

瑞幸的毛利率比星巴克更低,单位面积的营收也更低,那么这种模式并不具有竞争力。

所以,万变不离其宗,盈利是关键,而不是新概念。

为什么国外没有这么多新概念?

中国互联网走的路,绝大多数都是美国走过的,绝大多数模式都是从硅谷复制的,不存在多少新模式、新概念。盒马鲜生这种超市,在日本、美国早已出现,甚至做得更加精细。接入盒马APP支付,也不是什么高科技。

这些年,多少金融项目以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之名,打着新零售、新技术、新经济、共享经济、消费升级、大数据、生态系统等旗号,上市圈钱,收割股民。传统古老的租赁,披上互联网的外衣,就成了共享经济。一家普通的零售店,接入支付宝支付,就成了新零售。互联网外衣的连锁店接入门店管理或供应链管理系统,就成了高科技公司。

而真正的黑科技,大数据、供应链系统、ERP系统,中国互联网企业与亚马逊、沃尔玛、Oracle则相去甚远。为什么中国的电商只是一家电商公司,而亚马逊却是一家科技公司?因为亚马逊的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及物流系统都是非常领先的。而中国的公司则更擅长商业营销及举办各种购物街。

由于信息不对称,广大网民很难对技术进行识别,一些金融项目假以技术创新之名,股民也容易信以为真。再加上,互联网大佬掌握着话语权,很多反对的声音被水军淹没,资本、媒体和技术外衣,一拥而上,浪花泛起。

二、假以实体之名,行打击实体之实

互联网势力之所以能够掀起这么大的浪,其中一个原因是中国的实体产业整体太落后。前些年,互联网大佬总是以先知的姿态俯视实体企业老板。互联网创业者讲互联网精神,讲工匠精神,讲情怀,似乎这些都是互联网发明的。

香港的美食、日本的精密制造、法国的奢饰品,都装着满满的工匠精神、各种情怀。讽刺的是,工匠精神、创业情怀,只是金融项目的把戏,而不是内核。但是,中国实体产业确实不如欧美国家成熟,在大多数行业,都存在体验、服务、管理、资本等诸多问题。

互联网创业者就抓住实体产业的弱点,然后凭借庞大的金融资本,对实体企业形成降维打击。假如实体企业一年只能开30家店,但互联网创业者可以开出3000家。实体企业追求盈利,互联网创业者大规模补贴图谋抢占市场。

美国、日本的实体企业为什么不会被补贴降维打击?

美国、日本的实体商店体验服务做得很好,金融模式如果不深挖产品和服务质量,仅依靠门店扩张很难将其击败。

在中国,为什么体验做到极致的星巴克还被瑞幸降维打击?

最重要的原因是欧美国家的股市和实体产业的制度非常健全。

自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美国各个行业基本上都形成了规范健全的制度体系。具体来说,瑞幸绝对不敢在美国这样疯狂扩张,因为如果咖啡质量没有控制好,一旦出现卫生安全事故,瑞幸将遭到重罚。

又如,美国有着严格的汽车召回制度。中国的互联网造车企业在美国很难生存,他们造出来的车并非一卖了之,还得对后续的安全及召回负责。

如此一来,美国的互联网创业者、实体企业创业者,都必须关注产品质量、技术创新本身,而不是意味着追求市场规模和上市退出。虽然他们也采取金融模式,也上市套现,但是他们对产品质量,尤其是涉及到安全、健康的产品绝对不敢掉以轻心。

另外一个制度就是股票制度。美国的金融监管、退市机制及惩罚制度都非常严格,上市公司一般会比较珍惜上市的机会,即使退市不少也是选择主动回购。

实体产业和股票市场的完善制度,降低了美国资本的荒蛮程度,逼迫创业者更加关注产品和技术,将资本与产品、市场与技术相对有效地结合起来。如此,金融才能真正服务于实体。

倘若股票制度和产业制度不完善,互联网金融资本假以服务实体之名,行收割实体经济之实。金融资本席卷实体产业,正常的产业经营被冲击,大量门店被挤压,市场供给失衡,商品价格扭曲,甚至连租房价格都被哄抬,一些实体制造商因误判而盲目扩张。

资本收割之后,留下的是实体产业的断壁残垣,以及被践踏的行业信誉。共享单车的狂欢,冲击了单车制造商,大量应收账款成为坏账,严重打击了实体制造。

三、假以自由之名,行垄断特权之实

互联网大佬还是小弟的年代,互联网企业备受质疑,创业者除了以技术攻城略地之外,也不忘实时带上一锅“鸡汤”,到处喂养实体企业。鸡汤的味道二十年未变,无外乎是自由、开放、共享、平等、协作、专注、极致。

在互联网攻占权力堡垒的年代,互联网企业化身为白马骑士,而当互联网坐拥十亿网民时,互联网企业开始放弃了“不作恶”的主张,垄断特权“黄袍加身”。

中国互联网企业最大的优势,不是技术,也不是运营,而是中国的人口红利。微信、支付宝、京东都享受了极致的人口红利。曾经以为淘宝是中国网民红利的极限,当50、60后用上智能手机之后,拼多多、抖音再次刷新人们对互联网产品的认知。

享受着庞大人口红利的互联网公司重运营,而轻技术。中国没有互联网公司愿意砸钱开发浏览器、操作系统。当然,开发这种产品存在重复造车之嫌,但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深度也非常有限。

投行及创业者会选择短平快项目,回避需要技术沉淀的领域。一个浏览器的研发费用过百亿,有百亿资金,投行会选择再造一个美团、拼多多、滴滴打车或其它。

与实体企业相比,互联网企业享受着各种假以资本服务于实体、支持技术创新的特权。

以共享单车为例,实体租车店以及任何商贩,如果将车辆或摊位随意摆放,都将遭受罚款。为什么共享单车可以例外?政府理应对共享单车征收道路占用费,以及对满大街丢弃的单车予以罚款。如此共享单车还能如此疯狂收割实体租车店吗?

另,挪用押金行为已涉嫌违法,为何共享单车可有如此特权?若押金受严格管制,共享单车还能如此疯狂的扩张吗?

另外,大规模补贴行为,在美国容易遭受反垄断调查。这就遏制了金融资本对实体企业的补贴打击。

如今资本狂欢后,满大街废铁无人问津,占用公共道路,使用公共资源为其擦屁股,以及众多人的押金无法退回,最后市民、股民、消费者以及实体经济被迫为资本狂欢买单。

又如假货问题。支持互联网平台卖假货的理由是,实体店也很多假货。但是沃尔玛、大润发以及万象城这些实体平台都不敢卖假货,而同是销售平台的电商却假货泛滥。这些平台以如此低廉的假货,大面积冲击实体零售。

不可否认,互联网在实体零售方面有优势,但若不是公然售假则不可能有如此大的竞争优势。

作为全球第一大电商平台,亚马逊定然没有这么大的价格优势,主要问题不在于劳动力,而是假货。如果公然售假将遭重罚,亚马逊则大力开发技术,用于提高供应链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在美国,电商的成本优势与门店相差不大。

所以,亚马逊在中国混不下去是正常的。但亚马逊在全球是一家出色的科技公司,绝非国内电商所能相提并论的。

有人提出,亚马逊的大数据技术,中国电商早已掌握,甚至大量用于“大数据杀熟”。“大数据杀熟”就是一种典型的垄断特权,假以高科技之名强势收割消费者。

在美国,“大数据杀熟”属于第一级价格歧视,将遭受反托拉斯法严惩。很多年之前,亚马逊小试牛刀被发现后,立即以测试之名关闭,然后再也不敢公然“杀熟”。

一些互联网租房平台,大面积抢租房源,然后惜售哄抬房价,是否涉嫌金融资本、互联网平台恶意操纵租房市场价格,破坏底层的民生生活?我爱我家前副总裁胡景晖曾公开炮轰租房平台抢房,揭开裹挟互联网的资本的“野蛮”行径。互联网租房平台,是否在行使垄断特权?是否应接受监管?

3
三大危害


或许有人想把产品和企业做好,但是金融模式的是惯性势能极大,一旦上道,上市套现则成为了创业者的使命,而不是产品质量和持续盈利。

重视短期,忽视长远,重视套现,忽视盈利,重视资本,忽视客户,总是营销,忽视产品,成为了必然选择。

金融模式,是一把利剑,用好了产业、资本兴旺;没用好,资本与产业都被收割。问题不在金融模式,也不再投行和创业者,而是金融及产业制度。

一、初心不正,难保产品质量

若企业有原罪,应该是源自创业者的初心。不可否认,几乎所有创业者的初心都是赚钱,但赚钱的方式有很多种。做好产品卖给客户赚钱,这是最基本的创业初心。若包装好企业卖个好价钱,那么这种初心就很难保证产品质量。

在股票及产业制度不完善时,包装企业上市与提高产品质量经常相悖。首先,大量的资金不会安排在产品质量及技术提升上,而是企业包装、营销推广、扩张规模。其次,创业者考虑的不是持续经营,而是短期套现。第三,产品质量永远排在出售企业套现之后。

当然,忌惮于产品质量,大部分创业者会选择轻资产、短平快行业,而不是重资产及高科技行业。但是,轻资产并不代表着产品一定安全。

瑞幸是不是金融项目,主要看它是否愿意花钱进口好的咖啡豆,购买好的咖啡机,招聘好的咖啡师,用心做好一杯咖啡。

产品做不好,一切都是假的。

目前来看,瑞幸的咖啡品质,不具有竞争力。在补贴的作用下,具有性价比优势。若补贴消失、价格与麦当劳咖啡齐平,是否还有性价比优势呢?若不提价,瑞幸能否降低成本,保持低价位、高性价优势?

所以,瑞幸规模再大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它能否盈利。

还有一部分行业,其实是重资产运营,但也被短平快的方式收割。幼儿园、新能源电动汽车,这类的行业在短时期内无法看出质量,但时间越久,问题就会暴露越充分。创业者和资本之所以敢进入这些行业,是因为前期门槛低,他们期望短期内套现了结。

以幼儿园为例,现在幼儿园教育模式非常成熟,容易大规模复制,硬件建设可以通过资本扩张,能够快速获得家长及股民的信赖。但幼儿园的教学及软件设施则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扩张,孩子教育的结果又很难量化且短期呈现。或许等家长发现幼儿园教学水平不济时,幼儿园已上市套现走人,孩子也快幼儿园毕业了。如今政府一刀切将幼儿园的上市大门堵死,这相当于风投资金掉入坑里。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若要实现短期上市套现,最简单的办法是无限度地压低汽车成本,同时拿着国家补贴的同时,大规模补贴消费者,然后以地板价快速卖车,至于亏损面积、汽车质量以及后续服务则其次考虑。

一台普通的电动汽车组装已非常成熟,这些互联网造车公司像共享单车一样造车,不设厂、不建流水线,全部找代工厂制造。为了节省成本,电池可能选择短期性能好,但过几年巡航能力大幅度衰竭。如此,电池维护、汽车召回的成本大幅度上升,或质量问题频发,互联网造车公司上市套现后是否还有能力应对?

事实上,互联网汽车出现的电池爆炸事故已经屡见不鲜,汽车电池燃烧事件数量有上升趋势。目前这些信息被掌控互联网话语权的大佬们压制住。车企为了降低成本,扩张规模,对电芯品控不严、BMS设计要求太低,动力电池包的安全设计不足。

汽车质量问题绝不是儿戏,互联网资本狂欢后,汽车质量隐患令人担忧。若以奔驰汽车的要求,审视互联网新能源汽车,则令人毛骨悚然。

二、降维打击,冲击实体经济

互联网曾经改造实体,给实体老板带来一阵恐慌。今日互联网触角伸到哪儿,哪儿就会掀起一阵狂欢,“XX模式”立即风靡整个行业。瑞幸一年开出2000家店,19个月即上市,引来咖啡行业侧目,纷纷转发“瑞幸模式”。

这到底是一种新模式,还是咖啡行业的焦虑?

金融资本对实体产业降维打击,原因是金融资本的简单粗暴,“野蛮人”的财大气粗。但是,把产品及服务持续做好才是实业发展之根本。

资本对实体经济的破坏力度或利好程度,取决于各产业监管制度。

产业监管制度,在中国还比较陌生。在1970年代之前,美国产业监管制度不完善,资本横行于各领域。当时,通用汽车等资本巨头将汽车安全事故完全归咎于驾驶者操作不当,这种观念渗透到美国民众之中。不过,一位名叫拉尔夫·纳德的年轻人,敢于向资本挑战,对汽车设计的安全缺陷提出极大的质疑。

纳德的持续努力最终推动了国会立法,出台了世界上第一部缺陷汽车召回制度(1966年)。纳德也被誉为“汽车召回制度之父”。汽车召回制度出台后,汽车不能一卖了之,汽车还得负责到底,这为资本收割汽车产业构筑了极高的门槛。

中国的缺陷汽车召回制度还有很大的缺陷,国产车的召回比例、数量规模以及频率低到令人胆寒。如此大门敞开,资本自然来去自如,大举进攻新能源汽车。没有严格的汽车召回制度及监管,资本完全按照金融项目的玩法造车,汽车的质量和召回服务无法得到保障。

资本的短期狂欢,对原本领域的企业带来巨大的冲击。他们有一些可能被资本浪潮淹没,成为资本泡沫的牺牲品。

创业者、企业主的主要工作是做跨期协调,他们通过组织人财物投资于未来,也承担着预期风险。如果资本大规模短期涌入,市场供给和价格立即扭曲,这时企业主容易发生误判,扩大生产,扩张规模。当资本突然退场,这些企业则面临资金链断裂、产能过剩等风险。

若实体产业制度完善,资本考虑收益及风险则不容易盲目进入某个行业,然后肆无忌惮地翻江倒海。实际上,完善的制度有利于实体,也有利于资本。

去年,政府发布文件禁止幼教资本上市,这种一刀切的办法未必科学,但遏制了资本在这一教育民生领域狂欢。当然,真正要把教育搞好,需要有效的管理和开放的文化。

在汽车安全领域取得成功后,纳德名声大噪,然后组织了一个团队“纳德战士”,对各产业的消费安全领域发动了“堂吉诃德式”的进攻。

经过1970年代一系列的消费安全立法后,美国主要产业建立了完善的监管制度。1980年代后,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私募基金等金融资本崛起,但并未对实体产业造成破坏式冲击,相反这些金融资本推动了实体产业兴旺。

美国的生物制药、集成电路、航空航天、农药化工、农产品及育种等,都离不开金融资本。马斯克的特斯拉汽车以及SpaceX公司的“重型猎鹰”运载火箭,是金融资本与产业制度共同催生的产物。

三、助长投机,阻碍技术创新

产业制度固然重要,但真正要遏制资本的荒蛮,还得依靠金融制度。

货币市场之所以容易出问题,是因为货币当局无法守住纪律,大规模印钞,导致产能过剩,货币价格下跌,物价或资产价格上涨。这个过程被称为收取“铸币税”。

资本市场也是如此,公司无节制上市,大量发行股票,又没有完善的退市机制,导致产能过剩,股票价格下跌。这个过程被称为收取“铸票税”。

这样的资本市场,一级市场疯狂吸收二级市场的血;当二级市场耗尽,一级市场的资本狂欢也落幕。最终,实体产业与资本市场共同受灾。

过去三年,七百多家公司上市,退市的只有7家。再往前,新三板曾经掀起一阵资本狂欢,一批私募和风投享受了这场资本盛宴。金融与投资异化为公司贩卖活动,从创业者包装金融项目,到投行倒卖原始股,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投机链条。

公司一家家兴建,一家家倒卖到股市中,标准化、工厂式输出。上市速度越来越快,他们必须在泡沫盛宴中撤退。谁认真了谁输,谁留恋了谁输。

每当钟声响起,资本市场则血流成河,实体产业繁华落尽。

不可否认,有人先把产品和公司做好。但这是一条完全不同于做产品的道路,只要你上了资本的道路,剧本早已写好,你只能往下演,若想回头,资本会让你下车,失败则不可避免。

金融项目道路,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惯性势能。

这种模式,对实体产业老板打击很大。很多老板苦心经营几十年,产品质量也很好,但却没有对手2年圈钱套现来得多,甚至被对手一举干掉。于是,一些企业主试图放弃技术革新,降低产品研发投入,学习金融模式,大搞营销,包装公司,大量融资,甚至迅猛加杠杆。人心浮躁,投机盛行,这无疑是对技术创新最大的伤害。

只有完善资本市场制度,科学监管,注册制与退市制配合,上市公司有进有退,有竞争,有淘汰,将资本市场的死水变成活水。这样一级市场的资本荒蛮才能得到遏制。

当然,美国的金融制度如此完善,依然也有中国的金融项目去上市。制度及监管只能提高资本作恶的成本,而不能完全扼杀资本的狂欢,更不可能彻底抑制资本投机。没有投机,金融市场也失去了活力。

在资本荒蛮、投机与投资之间,监管制度的强度反应在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中却呈现质变的区别。

金融与科技,是经济进步的两大力量。曾经我们无比迷信金融,也无比纵容技术,但如果缺乏制度管理,金融则沦为投机市场,科技则无恶不作,最后留下的只有资本盛宴后的残羹冷炙和技术创新外衣下的锈铁废钢。

最后,资本无眠亦无罪,创业维艰亦维难,他们遵循的是经济规律和人性道路,唯制度是个大漏勺。

智本社,一个硬核学习社

END

创业找资源,上乌鸦部落
本页内容由网友自行在乌鸦部落发布,本站仅提供帖文、图片存储空间服务,帖文(图片)发布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帖文(图片)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站对帖文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jimmy 发表于 2020-4-3 23:28 | 阅读全部
瑞幸股价暴跌昨天在朋友圈里刷屏了。从半佛仙人的那篇著名的《瑞幸暴打资本主义韭菜》,再到各大财经媒体深度复盘的《谁搞垮的瑞幸咖啡》,然后从今天上午开始各种咖啡实体的晒图开始批量出现,满眼都是“国货之光”和“买杯小蓝杯支持一下”。

当然这样的舆论发展节奏也没有什么好意外的。讲述金融职场的《半泽直树》是日本平成时代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2007年出版的《货币战争》到2010年仍然是十大畅销书,人类对于金钱与权利几乎有着刻在基因里的向往。再加上有了“咖啡”这样触手可及的参与路径,整个事件太适合出圈成为一个公众话题了。

但当这件事发生在老罗直播首秀的第二天,发生在一连串“老罗太可怜了”、“这次一定支持老罗”式的发言之后,这样的舆论氛围就太值得玩味了。

首先许多成功的商业案例告诉我们“情感营销”、“价值观营销”的确有很高的价值。除了用户粘性这些肉眼可家的量化数据之外,品牌溢价、领域话语权、产生生态这些帮助品牌晋升为名牌才能获得的“特殊能力”,每一个都需要建立在消费者充足认同感的基础上。

所以你细品老罗当年那句“如果有一天卖了几百几千万台,连傻逼都在用我们的手机,你要知道这是给你们做的”,仔细想想基本上和星巴克苦心营销多年的“第三空间”概念很大程度都在说同一件事——我们不是在卖产品,而是在和你一起做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在这一点上,能够让科技自媒体圈的顶流带动舆论,让消费者认为买咖啡真的是在“薅资本主义羊毛”,瑞幸毫无疑问也是胜利者。

可“共情”的作用对于消费者就另当别论了。

在通常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共情能力”往往代表着高情商,代表着能够“感同身受”并通过“感同身受”获得正向的社交反馈——但考虑到人类的局限性,即人类的大脑无法想象其所未见,尤其是在社交网络时代带来的“信息茧房”效应普遍化的大趋势下,兑现“共情能力”其实有着非常直观的前置条件:

对方与自身拥有相近的社会地位、相近的社会资源。

换句话说消费者与企业、品牌产生本质上是没有办法产生“共情”的,只能产生类似于“共情”的“误解”,比如误以为“开直播还债的老罗”很可怜,从而共同产生了“创业维艰”的集体焦虑;比如误以为瑞幸设计了一个非常聪明的商业模型,从而产生了“理想主义破灭”的集体感伤。

当然从个人情绪角度出发同情老罗,同情瑞幸一点问题也没有,甚至与“美股”、“资本市场”产生同情来嘲讽“瑞幸”也一点问题也没有。毕竟理论上一个事件能够从原本领域完成出圈,更重要的因为其身上拥有了能够被大众语境所认知的标签,作为人们表达公众诉求的方式完成小圈子到大众层面的传播,本质上可以理解为一次集体无意识下的“权利寻租”,整个过程将不可避免地存在信息损耗,在被大众语境完成初筛之后成为一个全新的事物。

具体到人们与老罗、与瑞幸产生共情,从而产生了一系列无视“基本市场规律”的舆论,大概可以理解为“人们通过一个典型事件来呼唤公众来关注自己的问题”。

但归根结底,我们在产生“共情”的同时,也在市场中扮演着“消费者”的身份。而当我们以“共情”的形式与企业、品牌共享情绪,也就再也无法提供正常的市场反馈了——而这恰恰是消费者在整个市场秩序中最重要的职能。

尤其对于像手机、咖啡这样有明确实体产品、有足够的客观参照物的行业来说,当锤子、瑞幸在“没有得到正常市场反馈”的环境中,完成了成长甚至壮大,这样的结果带来的影响就是非常糟糕了:

所谓的专业技能好像也没有那么重要?所谓的“术业有专攻”好像是一个迂腐的成见?时代的发展似乎真的有能力帮我们跳跃式地完成原本认为必要的积累顾衡?

成为一个好的消费者,对于每一个身处于消费主义深度解构社会中的我们来说是责无旁贷的。就算是发生在美股的股灾,看起来像是标准意义上的“远方的哭声”,是每个价值投资者本就应该承受的后果,但想想那些在锤科门口拉着横幅、顶着寒风讨债的供应商,以及这些供应商其身后所代表着的产业链,我们真的有必要在产生“共情”之前,想想自己在整个生态链里扮演的角色。

或许这有些类似于《Rick and Morty》的一个经典影评:我们希望自己成为Rick,不希望自己成为Morty,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是那个不起眼的Jerry。

老罗和瑞幸们可能不需要正常的市场反馈,但我们必然是那个结果的最终承受者。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无需安装,微信扫码体验乌鸦部落移动端

关闭

乌鸦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