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炒鞋改换成炒盲盒,有人年赚10万,谁是最后的接盘侠?
乌鸦小编 发表于:2019-9-23 21:51 复制链接 看图 发表新帖
阅读数:4550
推荐理由:换汤不换药,无论炒什么都是为了割韭菜,而韭菜从来都认识自己是镰刀。
燃财经(ID:rancaijing)原创
作者 | 苏琦
编辑 | 魏佳

小小的盒子里装着不同样式的玩偶,在拆封之前永远不知道里面是什么。硬核玩家们为它壕掷千金,欲罢不能。

就拿人气第一的 Molly 盲盒来说,每套包含 12 个不同造型的玩偶,每个价格在 59 元到 79 元不等,看似不贵,但为了收集一些出现概率低的隐藏款和特别款,很多「娃友」会不断剁手。

闲鱼今年年中发布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有 30 万盲盒玩家通过闲鱼进行交易,交易额达千万级,盲盒月发布量增长 320%,还有用户通过转让盲盒年赚 10 万,最受追捧的一款价格从 60 元炒到 2350 元,上涨 39 倍。

以泡泡玛特为代表的盲盒背后推手也获得了丰厚的利润。2017 年至 2018 年,泡泡玛特业绩增长 140 倍。2018 年上半年,其营收 1.61 亿元,同比增长 155.9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405%。

其实盲盒早已不是什么新玩法,风靡日本近 50 年的「扭蛋机」就是常见的一种。对于国内的 80 后来说,童年疯狂收集的小浣熊水浒卡也是盲盒的初代形式。

随着生意的火爆,盲盒之战也从线上烧到线下,其自动售卖机开始出现在各大商场和地铁站中,成为抓娃娃机、口红机之后的又一大风口。但只要是风口,就会有这样一个问题:它能持续多久?它究竟是幻梦一场还是真金白银的好生意?

最高溢价 54 倍,行情火爆催生黄牛

鱼板是一位盲盒爱好者,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朋友圈看到朋友发 Molly 的娃娃,觉得很可爱,第二天就拉着朋友一起去逛街「买娃」,这一买就入了坑。
鱼板所在的娃友群

这些娃娃从 59 元到 79 元不等,造型多样且精致,拿在手上有一定分量,「如果买一发就抽到了喜欢的隐藏款,那种感觉特别开心。」鱼板介绍,盲盒通常有 12 个常规造型,一箱 12 盒,隐藏款的抽中率仅为 1/144。

她今年 21 岁,是典型的盲盒用户群体的一员。泡泡玛特将用户定位为一二线城市,年龄在 18-35 岁之间,以年轻白领为主,其中女性占比达到 70% 以上。

鱼板很喜欢泡泡玛特旗下的玩偶「潘神」和「毕奇」,手里已经集了 100 多个,碰到不喜欢的就和别人交换,「100 多个在我们圈子里根本不算多,我见过有的人收集了得有一两千个。」

鱼板的群友晒图

玩得时间久了,鱼板和她的娃友们总结出了一套玩盲盒的规律,比如掂重量、捏盒子的轮廓,「有的人买多了之后,直接掂一下就直接知道是什么款。」

这样火热的形势也吸引了一大批非盲盒爱好者,他们抱着赚一笔的心态加入进来,凶残一点的甚至直接「端盒」,即一次买一箱。「如果能抽中隐藏款,一出手差不多就能赚回一盒的钱,」鱼板介绍。

盲盒的火热,还催生了「买娃」黄牛。这批人加速了隐藏款娃娃的供求不平衡,也让娃娃的价格水涨船高。

通常黄牛会「端盒」,回去拆开称每个娃娃的重量,然后去柜台把热门款都抽走,进行售卖。有的黄牛则是每天在店里蹲点,在「换娃群」里自曝和店员有私下联系,店员会将还没上的货先给黄牛挑,等挑完再将剩下的货上柜台。遇到有黄牛的店,鱼板直接就走了,因为台面上剩下的基本都不会是特别好看的娃娃。

鱼板介绍,盲盒玩家们的主要交易地是在闲鱼、微博、微信群和葩趣 APP。随着娃娃的不断「倒手」,其价格一路走高。

在闲鱼上交易最热门的十大盲盒产品中,泡泡玛特出品的 Molly 排名第一。过去一年,原价 59 元到 79 元不等的 Molly 娃娃,在闲鱼上的交易超过 23 万单,均价 270 元,价格最高的一款涨价 39 倍。在盲盒爱好者的重度聚集地上海,去年一位 30 岁的闲鱼用户,通过转让盲盒赚了 10 万元。

燃财经对比闲鱼公布的数据发现,某些盲盒的价格还在持续上升:潘神的价格已经超过 3000 元;Molly 胡桃夹子王子隐藏款最高价已经出到了 3200 元,涨幅超过 54 倍;labubu 的宇航员全套 7 色,已经涨到 10800 元。


还有一些娃娃属于漫天标价,上面写得很清楚:不卖,仅供展示。


收藏的东西,流通才能抬高价值和乐趣。各类互联网交易平台的诞生和普及,强化了这一属性,但这个过程中也不是没有「雷」。鱼板就曾遇到过骗子,对方直接寄了一个空盒子过来。不到一年,鱼板已经在娃娃身上花去万余元,她坦言现在自己已经是半退坑状态,不会再去抽隐藏款了,而是遇到喜欢的直接从别的玩家手里买确认款。

对于年轻人来说,盲盒已经成为新型社交货币。数据显示,天猫上一年有近20万在盲盒上年花费超过2万元的玩家,其中95后占了大多数。

在闲鱼上,盲盒粉丝专门建立的鱼塘几乎都已达到 500 人的满员上限;B 站上,热门的拆盲盒视频平均播放量在 25 万+,弹幕充斥着「买不起但我看得起」的快感;在豆瓣,随手搜盲盒、换娃、改娃(一些高级玩家会给固定款娃娃改装、换色)等关键词,几乎每条帖子都有 400+回复。

对于这种现象,心理学专栏作家唐映红告诉燃财经,从营销策划的角度来说,盲盒这种产品设计和传播方式很容易让人上瘾。盲盒有「成套」的特殊性,玩家为了凑齐一个系列或是收集一些隐藏款,会不断去购买,增加消费次数。这就和支付宝「集五福」一样,集齐四个常出现的福字以后,大家会想方设法把剩下那个极少出现的福字也集齐。

幕后赢家:营收 1.6 亿,或谋求再次上市

Molly 作为盲盒代表,其背后推手泡泡玛特是最大赢家。

泡泡玛特成立于 2010 年,在其成立之初,没有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既经营各类潮玩,也做一些电子产品和文具。后来,泡泡玛特转换思路,于 2015 年年底赴香港签下了 Molly 的设计师 Kenny Wong,拿下了它的独家销售和生产权,开始探索「盲盒+IP」的大卖点。随后,泡泡玛特又签下了另一大 IP——Pucky。

据媒体报道,截至 2016 年,泡泡玛特曾连续 3 年亏损。但得益于 Molly 和 Pucky 两大 IP,同时大力扩张线下门店数量,新增机器人商店及展会两大业务线,泡泡玛特转亏为盈,并于 2017 年登陆新三板。

挂牌以后,其财务数据实现大规模增长。2018年上半年,营收1.6亿元,同比涨幅超过155%;归母净利润2109.85万元,同比涨幅超过1400%,毛利率达59%。
制图 / 燃财经

数据显示,2018 年,Molly 的年销量突破 500 万个,若以均价 59 元计算,Molly 销售额将近 3 亿元。其电商业务持续增长,2018 上半年相比去年同期增长 183.43%。仅 2018 年双 11 当天,泡泡玛特天猫旗舰店就卖出了超过 2700 万元的盲盒。

在线上流量越来越贵的环境下,泡泡玛特等盲盒公司也在想尽办法抢占线下点位。截至 2018 年 6 月 2 日,泡泡玛特在财报中透露门店数量为 61 家。至今,其直营门店已经突破 100 家。

由财报可以看出,泡泡玛特在营销成本中,租赁费是一笔很高的费用,由 2017 年年中的 931.44 万,涨到 2018 年年中的 1778.09 万。这主要因为近年新增多家门店,门店数量同比大幅度增加,影响租赁费、装修费摊销、工资等相关费用。

为了减轻负担,2019 年 5 月开始,泡泡玛特在北京金台路等主要地铁站铺设自助售货机,这些机器能够以更快速度渗透不适宜开设门店的地方,以较低的成本测试实际市场情况。截至 2019 年 7 月,泡泡玛特拥有 428 台机器人商店,覆盖了全国 52 个城市。

与泡泡玛特展开线下竞争的还有「玩偶一号」,它一开始就只做自助售货机而不开设线下店铺。玩偶一号背靠的是上市公司金运激光,所有的设备都由该公司生产。

「我现在可以一晚上同时在全国数个城市铺设多个商场点位,传统店铺想做到这一步,难度很大。」玩偶一号 CEO 梁浩东向燃财经透露,其公司从 2017 年 8 月开始运作,现在在全国 10 余个城市有 400 多个点位。

泡泡玛特联合创始人司德曾算过一笔账,无人售货机的坪效远高于其门店,一台占地 2 坪的机器存货价值在 5 万元左右,一般 2 到 3 天就要补一次货,周转最快的机器甚至每小时都要补一次货。

在梁浩东看来,规模是盲盒行业的一个壁垒,特别是自助售货机,一旦占据了黄金点位,将很难被超越。「要一个两个的去做,很简单,但想要做起规模,还是有一定难度。」

如今,泡泡玛特已经进驻新马泰、日韩美等 10 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今年 4 月,泡泡玛特在新三板终止挂牌。有投资人告诉燃财经,这家公司业绩突出,但新三板流动性不足,摘牌不排除是为了谋求再次在香港或者美国上市。

挖掘 IP 和抢占渠道是关键

尽管公司发展得很好,但如泡泡玛特在财报中提到的一样,这类盲盒公司还存在很多问题。

例如开线下店都会遇到的门店选址风险,一旦失当,会给公司带来较大的经营损失。另外,泡泡玛特以自营为主的连锁经营模式决定了公司库存量较高。一旦存货周转率降低,存货周转速度变慢,存货积压,企业的财务压力将会大大增加。

最重要的是,公司可能面临已签约品牌授权被临时终止的风险。对于这类盲盒公司来说,潮流玩具IP商品已成为公司重要收入增长点。一旦没有了IP,也就失去了核心竞争力。

2015 年至今,泡泡玛特已经独家签约了 30 多位设计师。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此前介绍,艺术家提供设计草图,泡泡玛特则包办后续所有的 3D 设计、供应链管理、生产包装和售卖的全链条。

泡泡玛特在 2018 年中报中披露,公司还陆续签约合作多个国内外知名潮流玩具 IP,对 IP 资源进行整合,并自主开发 IP 衍生品拓展授权市场。

盲盒公司做的其实是 IP 运营和孵化的工作,像当初打造 Molly 一样打造一些还不出名的 IP,并利用头部 IP 的影响力,带动它们的成长,相当于是孵化 IP 的 MCN 机构。

与泡泡玛特有 Molly 一样,玩偶一号和日本人气娃娃 Sonny Angel 签了无人零售渠道的独家合作。在梁浩东看来,IP 行业的企业分为两种,一个是内容为王,一个是渠道制胜。但随着渠道的规模越来越大,所有的头部 IP 都会主动来找合作。

在他看来,渠道和 IP 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我一直信奉的就是专业的事由专业的人做,比如像迪士尼就是专门做 IP 运营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渠道建立好,让更多的优质品来跟我们合作。至于说这个 IP 是独家还是联合运营,不是特别重要,内容和渠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图 / 泡泡玛特官网

在英诺天使基金合伙人王晟看来,要做好盲盒生意并不容易。

他对燃财经表示,像泡泡玛特这样的企业,做的不仅仅是 IP 内容的衍生品,「衍生品的生命力有限,需要跟随潮流和热点,而潮玩是个会增值的艺术品,盲盒的形式更能激发起大家的收集欲」。

他认为,潮玩的本质是波普艺术,一种主要源于商业美术形式的艺术风格。大家很喜欢的安迪·沃霍尔、草间弥生、村上隆,都属于这一流派。放到现在来看,KAWS 跟任何品牌出联名款都会遭到疯抢,是一样的道理。所以波普艺术,是普通大众都能够理解和消费得了的艺术产品。盲盒只是一种手段,背后做的是艺术品的生意。

也因此,泡泡玛特最重要的资产就是其签约的艺术家,但是艺术家要想成功非常难,泡泡玛特就十分依赖 Molly。

行业观察者、科技唆麻创始人马伟民同样认为,尽管泡泡玛特拿下了很多IP,但其他99个加在一起,还没有一个Molly卖得好,「你很难成为那个 1%。」如果随便做一个 IP 放到自助售货机里去卖,是不挣钱的。

关于 IP 的重要性,他举了一个例子。这类盲盒企业就像是一个大的媒体矩阵,所有 IP 都是一个公众号,里面有几百个公众号,每个公众号都有粉丝,可能有的号粉丝不多,但加起来就很可观。

另外,无人售卖机的坪效和商圈、客流量密切相关,好的商圈大家都要抢点位,很容易把价格哄抬上去,再加上机器的人工维护成本,想要盈利还是有难度。

盲盒可能只是一个过渡形式,这个东西前期可以去炒,但最后还是要回归零售的概念。中国的文创 IP 开发至今相对弱势,风口过去之后,泡泡玛特和玩偶一号能否维持高速增长,还有待检验。
本页内容由网友自行在乌鸦部落发布,本站仅提供帖文、图片存储空间服务,帖文(图片)发布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帖文(图片)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站对帖文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
无需安装,微信扫码体验乌鸦部落移动端

关闭

乌鸦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