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问出身。创业成功与否,有时候与学历、地位真的没有必然的联系。在创业的路上,没钱、没地位、没学历屌丝逆袭大有人在。其实,对创业者而言,有一个创业的心比什么都重要,这才是引发创业激情的“小宇宙”。 一直想写写自己,平时都喜欢看着大家发出来的一些经历和故事,感觉很享受。
现在算是半个甩手掌柜了,基本是每天下午到两个店里看看,盘点下前一天的账目,也是运气比较好,今年店里招的店长小我一岁,很负责任,能够让人放心,基本不需要再操心。
我属于半享乐型的人,一辈子也不求能够大富大贵,不求住多大的房子或者买多贵的车,因为我记得之前网上看过陈佩斯的一个采访,人再有钱,房子再大,晚上睡的也只是床这么大一点。说起一个人一辈子的生活成本,其实要比大家想的要少很多。只是我们眼睛都看着顶层人的生活,即使自己现在有衣穿有饭吃,不贵的东西想买都能够买,生活水平其实还是过得去的,但是还是觉得不够。 对我来说,只求能有一些积蓄,稳定点的收入,然后享受生活这样子,车对我来说也是代步工具,去年买的朗逸,落地十一万多点,房子后年九月还完贷款。
坐标中部二线末尾城市,红色摇篮。读完高中就出来打工了,那时学习成绩不好,只觉得出来工作了的人,是大人了不会受家里管,然后出了社会身上也有钱会很自由,高中毕业在家里呆了一段时间,新年过完就跟着堂哥去了深圳,
在深圳,最初是进了一家服装厂,堂哥在里面做司机,堂嫂在里面做车工。其实一开始我是想跟着堂哥学开车的,因为总觉得一个男的,只有开车才感觉更像一份工作,而做车工做衣服总感觉不是男的做的事情,我本身对于做衣服也没有太大的兴趣。厂里大多都是女工,80多人的厂,男的大概十来个。
在服装厂伙食很差,大多数时候都是大白菜和土豆这样的青菜,我那时候年轻,这样的菜一顿也能吃一大海碗的白饭,那时厂里还有个小的小卖部,就在厂门口,我经常去买了那种山寨老干妈的辣酱,和青菜一起非常下饭,价格也很便宜,4块5一罐,能吃一个礼拜。 那段时间现在想起来是比较压抑的,一个是刚出来做事虽然有心理准备,但是其实还是和心里想的相差甚远,很枯燥,然后也没有什么业余生活,感觉和行尸走肉一般,那时候就每天玩玩自己的NOKIA5230,看看网页,厂区在郊区,附近太荒凉了。第二个是厂里几乎没有什么同龄人,同龄的异性也几乎没有。第三个是感觉和我想要的生活不一样,很苦闷却不知道还能干什么。
因为高中的时候看很多闲书,那时候也很喜欢看美国一些电影,所以我这个人稍微有一点看的开,而且对金钱也没有什么概念,因为一直身上都没什么零花钱,走读生。所以我对于生活还是浪漫色彩比较严重的。 我对于时间的理解也有点不同,那时开始我就觉得时间才是最宝贵的,然后对生活里的一些事情都不是很在意,比如成绩、金钱、和别人的矛盾、和一些本来放不下的事情,我慢慢的都会释怀。比如那时我觉得和堂哥说不干了,那时身上也没多少备用积蓄,但是我就是和心底里的自己说,辞职就辞职吧,现在没钱,五年之后,十年之后你还会在乎吗?
就是我始终都是浪漫色彩和理想主义比较严重,对于上班工作也是比较排斥,觉得每天都有八个小时以上的时间都被平白消耗在了没有意义的事情上了,而人的一天除了睡觉休息的八个多小时,日常杂事的几个小时,就是这工作的八个小时最宝贵了,因为这八个小时是早上的八九点到下午的五六点。 我觉得时间都被浪费,而这些时间都本该是属于自己的时间,这些时间一天天过去,自己也慢慢变老,没有什么收获。那时候对我来说,上班就等于把自己的时间廉价卖给了别人。我始终是呆不住的,那时候,我就开始想着我以后的人生该怎么办。
上班的话是不会考虑了,一个是上班除非那种脑力的或者高层管理的工作,一般很难能够有钱,另一个是上班太耗费时间了,我不想自己一辈子最年轻的时光有80% 以上都在做着和自己无关的事情上,而只为了换的每个月小几千块的薪水。
我那时候已经从堂哥的工厂出来了,沉浸了一段时间,平时经常在深圳的街头到处游荡,无论是城市的繁华地段还是随性走,一直走到靠近郊区的地方,我都走过。走的时候有时候心里很会想很多未来的事情,也有的时候走了很长很长一段路,心思也不在走路上,也不在想事情上,就是单纯的走着路,感觉心和天上的云一样在平行的移动,那时候磨坏了两三双鞋。 过了一段时间,我快没有钱了,堂哥也放不下心我,就叫我多去宝山那边看看,我就会跑去宝山那边找事情做,最后还是进了厂里,没办法,什么技能都没有,也没有学历,只能做这样的事情,我想天涯里应该也有一部分人和我一样的情况吧。
去的工厂是一家电子厂,流水线,类似于现在的富士康,我们每天都要穿着无尘服进入工作区,装配平板电脑上的很小的那种零件,生活还是很枯燥。每天轮班之后都是累的直接躺宿舍就睡觉了。工厂上班好的是可以包吃住,就是上夜班对身体伤害很大,我在那一直憋着劲干了两年多,过的生活现在其实是很难熬的,唯一让我有一点欣慰的是,这两年,我很少花费,攒了将近七万块。
我找厂里辞职了,回了家里,相亲认识了现在的老婆,老婆那时候在服装店打工,每个月两千多块,在我们这个省的省会(我们老家是下面的一个县城),那时候我是实在不愿意进厂了,我忍了两年多接近三年就是为了能有一点积蓄,能够看看能够做什么,改变自己的现状。
给了两万多给老婆家打发亲戚的钱之后,我老婆就叫我要不一起到省城里打工,我想着也可以就跟着她到了省会NC,后来花了两千多买了一辆电瓶车送起了外卖。 在15、16年,外卖已经很火热了,我那时候在饿了么送外卖,每个月可以赚到三千多,有时候有骑手补贴可以拿到四千左右。也正因为送外卖,我熟悉了很多商家,有一次和一家鸡排店的老板慢慢混熟之后旁敲侧击和他开玩笑说赚了多少钱,老板很警惕,没有透露。但是我明显是能看出来这老板这一年多的变化,因为这老板刚开始开店的时候还是借的钱,现在我去拿外卖的时候,看到老板不忙的时候都是在手机上看车的信息,看样子他是准备买车了。 过了大概一个半月,我再去他那拿外卖,看见他从车上下来,他提了一辆大众的高尔夫。他的事情让我很惊讶,也让我内心里希望的火苗腾的又燃了起来。这是第一次我看到一个人从没钱借钱到能够买自己的车。我开始思考着自己是不是也可以模仿。
看着这家店每天90+的外卖单量和老板不经意透露出的是全款提的车后,我内心不免有点嫉妒,想起原来过的苦日子,我第一次觉得其实生活并不只是苦尽甘来的,也不是靠节俭就可以过上好日子的,更重要的是会抓住机会,做点什么。
那时候我全身的积蓄大概是八万多,全在我老婆的卡上,我和老婆每个月加一起大概能赚五千多,每个月房租420,水电30,生活伙食和零用花费1500左右,很少买新衣服,就这样一年才攒了三万多。 我那时候也没有多少心思送外卖了,每次送外卖的时候就观察这些商家老板,他们都做什么品类,然后生意怎么样。最后心里再计算一下自己能不能做,像汤粉汤面什么的,我肯定做不了,需要厨艺手艺的我也做不了,想来想去,我最后发现鸡排是最合适的,投入小,不需要什么技术,很多人逛街或者在家都会喜欢买来吃。
我后来去找了鸡排店的老板,和他说能不能给六千给他,他给我进货渠道和制作方法,帮我开起来,鸡排店的老板心动了,但是最后却没有答应,我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回家和老婆说,老婆说是不是觉得还可以让我出更多的钱,我那时候一门脑筋就是开店,后来晚上又急着和鸡排店的老板打电话,说八千元行不行,老板还是没有答应,委婉的拒绝了我。现在想起来,可能老板担心都是附近的人,怕我店开在附近抢他生意吧,另外他自己也着急着开分店。无论怎么样,其实我也不怪他,因为我只是站在自己角度上看问题,在我的角度只觉得给将近小一万,只是帮我开起来,鸡排店的老板却不帮忙。而在他的角度来说,帮我是情分,不帮是本分。 没办法,我只能把目光移到别处,那时候在NC,爆火了另一家鸡排,在老城区相当火爆,听说是针对本地人口味开发的鸡排,鸡排大火,经常都能看到店外排队的景象。我拉着老婆专门去买了来吃,我们当地的口味是喜欢辣一点,浓一点,那时买来吃,口味确实不错,在香脆的鸡排里还能吃到鸡排的汁水,口感很丰富,我一下就觉得比原来那家鸡排店要好吃上不少,我预感这家一定会更加火爆的。 果然,新鸡排店在两个月的时间就从一家店开到了四家。说实话,我是蛮激动的,不仅是验证了自己的眼光,另一个,我也在想,这家店我能不能开呢?
当我去找了那家店的老板,老板听我说完,示意我到门面的二楼谈,我心里一下就知道有戏!
原来这家店是开放合作的,而已经开的四家里,有两家都是加入的,看来赚钱真的是永远有人走在你的前面。 和鸡排老板最后谈了很久,最后谈妥了,条件其实还是蛮满意的,三万,他们会负责提供原材料,会帮助门头设计、门店装修,日常促销物料,一年后三万还会通过货款的方式返还。总的来说,很让人满意。
16年八月,我的第一家店就开起来了,那时老婆提前辞好了职,还叫了她之前的朋友过来帮忙,开业第一天,鸡排店的老板和他们的员工都过来了帮忙,忙上忙下,传单、宣传都做的很到位,鸡排店老板说的,他们把加盟店都是当直营店来管理,没有乱说。店里开业打响了第一炮,当天晚上营业额就有三千五百多,我和老婆关了门在店里盘算着钱,虽然一天下来感觉浑身都要散架了,但是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欣喜和激动。 开店开到现在,其实最大的感受是其实很多感觉很简单的事并没有那么简单,都需要付出努力和辛苦的,开店一开始办营业执照、办装修许可,和城管周旋,招人,宣传等等都很让人费神,万幸的是,鸡排店的老板起了很大的作用。鸡排店的老板,现在也办起了自己的公司,通过鸡排店攒了第一桶金,现在不仅做鸡排、还做现在最火热的那种芝士茶和烘焙项目,品类很多,在我们当地直营店、加盟店最高峰四十多家。到现在,我有空还是会去他那坐坐,心里很感谢他。
开店五天之后,营业额开始恢复正常,我也成为了骑手帮我送外卖的老板了,开餐饮,味道其实是最重要的,现在地段重要,但是也没有那么重要了,外卖太发达,很多人都情愿花几块钱的配送费买来吃。而在商场里,虽然人流很大,但是租金也水涨船高,光靠客流量还是不够的,线上线下一起,才好卖。
店里员工店长3400多,两个员工都是2800,每个月房租是5000多,签了三年的合同。
对的,其实很多时候还是讲求运气,现在轻餐饮是最火爆的,就是那种不是很正统的中餐,逛逛街可以吃吃,在家也可以吃吃,味道也好,方便美味,也能顶一顶饿,现在年轻人都喜欢。
现在鸭肠也很火,我们这边的万达金街,一条不到一百米的街道开了四家,我店里也上架了鸭肠,这两天卖的还不错,这样下去,每个月能多赚一两千块。 店里一个员工家里老人过世回老家一段时间,店里缺人只能自己顶上,最近很忙,天涯可能没有多少时间上,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可以留言,我看到都会回复。
老婆现在我没有让她去上班,因为现在有两家店,一家鸡排,一家茶饮店,所以我顾着鸡排店多一点,老婆顾着茶饮店多一点,现在五月份了,马上夏天到来,给老婆开的茶饮店旺季就来了。我们一般是早上起床后我去楼下的江边跑步,回来后老婆也做好早饭了,送完小孩上幼儿园,一般在家休息一会,我看看书,玩玩电脑,看下店里监控,下午三四点我开车和老婆去茶饮店,然后再去鸡排店。之后就没什么事了,最近打算带老婆去出国旅游的,但是老婆的签证还没下来,要过段时间。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一个高中毕业没有关系没有钱的人,现在能够带着自己的家庭去出国看外面的世界。 有网友说我一年利润25-50万,其实没有这么多,最多顶多也只有一半,我也不求大富大贵,我对于车、手表、房产什么的都没什么很大的兴趣,现在用的手机也只是苹果6,老婆对于包什么的也不是很在意,平时会买点化妆品,贵的也就五六千,不过我对吃会舍得一点,毕竟以前都是过的苦日子,之前网上看到一句话,意思是穷人变得有钱,如果得病一定是得的关于吃方面的病,比如肥胖、高血压、高血脂、胃病之类的,因为之前太缺乏,有钱了都是疯狂的吃回来,止不住。我很赞同,也可能也是一种悲哀吧。 鸡排店3万+店租1万加上装修和设备原料,大概花了八九万,不够的找的家里亲戚借的,开店三个多月缓过来之后还掉的。鸡排店开了两年多,现在生意趋于稳定了,利润还行,供货商也是鸡排店老板开的公司那管理的,没有出过什么问题,毕竟开了四十多家店了,一切都很规范了,那边也会有员工偶尔过来巡店帮忙,平时节日还会帮忙做做促销海报什么的。
有时候想想,其实还是蛮感慨的,前两年还在工厂做着流水线,我经常和老婆说,感激她在我们很困难的时候一直死心塌地的跟着我,在我们有了一些钱之后也从不乱花,现在有车有房,也安心在家相夫教子,我真的感觉自己挺幸福的。老婆总是笑着打我,要我以后多洗碗就好了,我内心挺感激她的。
现在鸡排店想开还是可以开的,鸡排竞争力还是蛮大的,比正新千篇一律的口感要好一点,毕竟是针对性的口味,鸡排口感饱满,吃起来就能感觉得出来不一样。开店这么久,收获了好多固定食客,周边有很多住户,都是固定来店里买鸡排。
近期不会打算买房,一个是自己现在已经买房了,另一个是现在房价不可琢磨,能稳定收益高于理财的话,可能会考虑吧,现在的钱都趴在银行里。
来源:网友卡西的校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