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铁锅的风靡你看到后是眼热还是反省自己呢?
Miller 发表于:2018-3-3 23:09 复制链接 看图 发表新帖
阅读数:3299
章丘铁锅风靡全国,引来很多顾客的跟风抢购。面对这样的利益诱惑章丘铁锅的掌门人却以及其值得敬佩的匠人精神下架销售严把质量,给时下浮躁跟风没有主张的创业投资人上了一课。这些人看到这些会反省一下自己,静下心来认真打磨自己的产品成为真正值得投资的精品吗?

《舌尖上的中国3》捧红了“章丘铁锅”,面对节目播出后蜂拥而来的海量订单,厂家没有跟风扩大铁锅的产量,而是选择暂时下架电商平台上的铁锅商品并关闭网店,以保证在每口铁锅的工艺和质量。也正是这样一口实实在在的铁锅,再次提醒着人们在社会快速变化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之下应该明确自己的坚持是什么,对于身处变化前沿的创投圈人士而言更应如此。
“章丘铁锅”的成型需要经历多道工序,数遍火候和千万次的锤打。“少了不行,没有这个功夫,出不了这个产品”,匠人王立芳老人在纪录片中这样说道。铁锅匠人们对手工工艺如此执着的背后,蕴含着一个朴实而普世的道理:优质的产品应该是倾注了心血和汗水的,经得住时间检验的,一切都容不得糊弄,“你糊弄它,它就糊弄你”。

更为难得的是,在保持了对铁锅制作工艺犹如宗教狂热式喜欢的同时,匠人们也抵御住了商业利益的巨大诱惑,站上了风口却依然能够保持克制。这是对匠人初心的一种延展,在让自己保持疯魔的同时,确保这样的疯魔是基于更为长远的发展和有益于他人利益的理念去考虑的,明白自己该坚持什么,懂得适时地拒绝一些利益的诱惑。

相比于章丘那座铁锅加工厂中的坚守,如今的创投圈中却存在着种种不尽如人意的表现。在商业利益的诱惑下,一些创业者追逐风口的激烈程度远高于消费者对“章丘铁锅”的追捧;一些投资人对区块链等概念的疯魔程度也丝毫不亚于王立芳对工艺的坚持;一些项目的估值增长速度堪比铁锅订单的下单速度。
这样的创投圈虽然热闹无比,却少了一分对细节的尊重,对扎实根基的追求,多了几分追名逐利的浮躁。从团购、出行开始,创业者和投资人们变得越来越被风口和概念所裹挟,急于求成,将本应需要更多时间测试、打磨、发展的项目和产品,催生出更多冒进与泡沫,当泡沫破裂后,创业公司走向失败,创业者负债跑路,用户损失无人承担的情况变得比比皆是。

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无人货架等项目从兴起便伴随着是否能够支撑一个独立业态的质疑,这却并没有影响到创业者和资本的选择。无人货架行业,几个月内数十家公司、几十亿资金入局,有的创业者目前的规划是覆盖8000-10000个点位,却宣称第二年要覆盖100万个点位,平均一天要铺2700多个点。
资本是逐利的,但是,资本和创业者的心态不应该是只希望快速跑马圈地,扩张点位,把估值做高再融资套现,还需要时常向章丘的铁匠们一样问问自己,应该逐什么样的利,以何种态度逐利会更加体面。创投对社会发展的促进毋庸置疑,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人们更希望通过资本和创业的力量,催生出更多“章丘铁锅”,而不是让创业和投资成为一地鸡毛,背上更多唯利是图的“黑锅”。
本页内容由网友自行在乌鸦部落发布,本站仅提供帖文、图片存储空间服务,帖文(图片)发布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帖文(图片)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站对帖文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jimmy 发表于 2018-3-4 10:24 | 只看该作者
这就是工匠精神吧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moon 发表于 2018-3-4 16:4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不要让资本变了味,要回归匠心精神,细心打磨产品,大部分的用户是有自己的评定标准的,不会被所谓的风口给忽悠住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dolphin 发表于 2018-3-4 22:20 | 只看该作者
真正的工匠走心,而不逐利。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无需安装,微信扫码体验乌鸦部落移动端

关闭

乌鸦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