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就是一边当老总,一边当孙子
罗少 发表于:2018-1-27 18:02 复制链接 看图 发表新帖
阅读数:4295
茅侃侃死了。曾经的你也许有一段时间还记得他,他曾经是八零后的创业者里面的佼佼者。然而创业者不是只有表面的闪亮灯光,还有背地的艰辛谁也看不到的黑暗。
         


他是谁好像不太重要。出了小圈子,谁知道这个上过央视的小伙子曾经做过些什么。
34岁,正是一个男人心有不甘,焦躁着想要创下一份事业的年纪。于是他一如既往的奋斗着,直到抵押了房产和汽车,再也无路可退,在深度抑郁中,选择了结束。

这不好。好死不如赖活着。

我亲爱的投资经理曾经对我说,你活着,就是对所有人最大的安慰。

有一次下班晚,我发个朋友圈,苦逼创业狗。
发小回,你丫挣海了吧。
我说没有。
切。

我很想说,创业是情怀的冲动。
单靠想发财的欲望,谁能撑那么久。
何况,把事业当孩子养的,能轻松做到以利图之吗?
不过,说了他也不信。
在这个世界上谈情怀,不存在的。


没创业的人,很难理解大部分创业者的痛苦和压力。
这条路上,说是修罗场也不算夸张,人性各种温情都会在某一个时刻被无情的撕掉,用生意两个字去量化不存在的情怀。
也许打工的时候,一样可以看到这些嘴脸和世故,只是不会那么集中的爆发。
你跟资本谈温度?
对,资本是有温度的,它们一直在追逐热点。


创业之后,我成了老板和老大,出门开会都有人叫总。
要是为了这点事儿高兴一阵子,那真是要笑死了。
emc全员都是总。李总张总王总,吃了没,没吃吃点。
原本打工混到emc,谈不上顶尖,也算小康。跟现在互联网公司的所谓外企相比,真正的美国公司待遇要好得多。
在外企时间长了,就习惯待在鄙视链的头部。
出门打车,出差飞机,入住5星。穿的比客户高级一点,这都是职场必备的技能。
emc当年规定,去美国开会的员工,都可以订头等舱的机票,舒展筋骨。
非得坐经济舱也行,公司补偿你差价。
离开外企,才知道什么叫做身外物。
一切曾经的光环,都只是个体被“赋能”的结果。从鄙视链的头部重新清零,身份变了总,实际却是孙子。

从IBM出来的朋友,有一阵子抱怨。
老子当年在渠道里也是说一不二的,给代理商留了多少利润。当初说好了,我出来了,钱还是我的。现在真出来了,让他们丫干点什么都推三阻四的。
那时候,他还没从有人伺候,有人打下手,有人把脏活累活全包圆了,你老大就点个头的好日子里走出来。
几年后我们再聊,变成了今天看了几个客户,跟理工大的教授又谈得不错。Larry最近还在找我,想让我帮他推产品。做生意真不容易,能把我这十几口人养活好,我挺满足的。


创业是一件九死一生的事,就算你努力超过常人,还是有一万种可能死在半路上。
什么Do the things right,Do the right thing。
在原本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谁能告诉你哪一件事是right thing,然后怎么才能做对。
只有不断的试错,犯二,才能找到出路。

有一次同学聚会。我多喝了两杯,正好席间一位同学志得意满的说,我想创业。
我自嘲道,创什么业,只有sb才创业。
当时的内心独白,连门禁和电灯泡都可能得老总亲自换的日子,兄弟你行么。
很明显,兄弟没懂我的逻辑,我俩只差没有拉黑。

茅侃侃的创业经历,又被大家消费了一次。
很苦逼的孩子,每个项目都被占走了过多的股份。
好像看起来那么的不公平,那么的没有温度,那么的冷血。
我跟国企里曾经“睡在上铺的兄弟”激烈的讨论过创业者应该有多少股份的问题。
他固执的认为,我们母公司已经给了底下员工这么多资源和未来的机会,占个70、80%股份的,有什么不对的吗?他们至少应该感恩的面对这一切,然后努力的去找投资才对啊。为什么外面的风投,非得拉着团队出走才肯进场。

一个国企占了大半股份的项目,团队的进取心靠表彰吗?又有那个风投敢投呢。

你以为只有国企的思路这么清奇,那就错了。问问在搜狐里二次创业的同学吧,看看他们的股份比例是怎么计算的。这个世界就是这么霸道,嘴里叫你总的人,可能心里分分钟鄙视着算计你。


创业这件事,居无定所,行无定法。
在我朋友圈里的美女,开始做跨境App,高大上的英国奶粉代理,然后是卖爆品,发展线下渠道开店,之后干脆做起了微商。
我看她晒脸,晒胸,晒老公,到晒合影,晒辣妹,晒聚会。
也许人家过得很开心,这点外在成本不算什么。那要是没脸没胸的,该怎么做孙子才能有爷来买单?


创业前想,劳资特么不伺候了,自己干。
接下来就是苦心积虑的写bp,接受各路人马的质询。
年轻的,年老的,男的,女的。
就像曾经工作在外企的我一样,他们精致的站在这条食物链的头部,审视着已经被折磨过几轮的创业者。
态度好的,给你个回复,我们不适合。
更多的连白眼都收获不到。
这也没错,VC们在找LP的时候,不也是一个一个磕过去,用自己的过往业绩来博取投资机会。
选择了这条路,谁还不是一边当总,一边当孙子呢。

如果把发微信没回复的人拉黑,创业者的通讯录起码能清减一小半吧。之后还不是得跟啥事没有一样,握手言欢。慢慢习惯把信誓旦旦的承诺,当做酒话放在一边。有时候不是对方不愿意践行,而是实际情况太复杂。
别把自己太当回事,把自己的承诺当回事就好。

创业之后,我最怕人家问我,你忙什么呢?
忙业务,CEO的业务不应该是融资么?
忙融资,公司又没钱了吧。
忙招人,团队不成熟。
于是我统一回答,瞎b忙。
总不能说,我今儿又加班换了俩灯泡,上架了两台服务器,还调了公司的路由吧。
你公司一定就你一人,剩下的都是马甲。


创业是在颠覆自我,不断在自我认可和自我否定中前行。
我的团队,加班不算第一,但也不算少的。
90后的少爷公举,到这里辛苦工作,挣着北京微薄的工资,培养着对未来的憧憬,还得抵御外面花花世界的诱惑。
我真怕辜负了他们的青春和梦想。
跟我最久的妹子,夜不能寐,靠吃药才能睡上几个小时。
我说你压力大吧,没事,有我呢。
她说,我压力不大,就是节奏有点乱。
几年的团队,曾经最扎心的那句话,我都习惯了。
“青椒,有空吗,跟你说点事。”
第一个离职纠结了半天的小兄弟,后来送了我好几次可乐。
我们那天晚上还好好吃了顿饭。
我本着饭局里职位最高的人必须买单的原则,没让他掏钱。走
就走吧,能遇见你们,也是我的幸运。
大家同事一场,留下的是互联网上“不朽的”文字。
九死一生的事情,一起战斗过就是光荣。


创业是回归真实自我的催化剂。
每一个业绩报表上的数字,都能清晰的告诉你,对了还是错了。
用户从来都是用脚投票的,没人关心你的团队有多大,能做到什么样的产品。
既然出来混,我们就要用最好的标准来要求。
做不到?那你还创什么业。

要好的朋友,去年被挖角,从500强的国企投资部,跳槽去刚刚走了CEO的创业团队。
我们苦劝。
他还是去了,云淡风轻,带着自信和轻松的心态。
最近一次见面,比我还小一点的他,两鬓白发更多。
爱他,就送他去创业,恨他,就送他去创业。


前年开始,我迷上了跑步。
这种可以把自己往死了折腾的运动,特别适合创业者。
项目没起色,跑个10K,好歹多了点多巴胺来满足自己。
有几次夜跑盘桥的时候,我看着没有护栏的立交桥,心想,我这要是翻下去,应该一了百了了吧。

不能自产鸡汤的人,只能中午创业。
早晚抑郁。


创业不是博同情,是拼价值。
这个生意场上,有情怀的是天使,讲业绩的是VC,刷脸几乎没用,人品更是不能当饭吃。
小蓝单车真的是死在运营白痴上了吗?
风头过了之后,被人嫌弃的项目比比皆是。你看ofo,也快了。

我的朋友,想投资时髦的电子产品,找好了合作伙伴和工厂。
一开始说好,咱就山寨一个,快进快出。
实际打样,原来里面条条道道都有讲究。
这个零件得试,那个得重新设计。
为了躲开之前的专利,还要技术攻关。成品的时间从8月,9月,10月到第二年3月。
我说,哥,咱差不多行了呗。
他给了一个绝望中不失礼貌的微笑,“咱做事还是要对得起自己。”

他是我在圈子里认识的最有温度的大哥,时不时在背后帮我拉关系,牵人脉,当面一句没提过,更别说什么要求。
这是多么过分的帮助。锦上添花常有,雪中送炭却无。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风光无限的某链,朋友的公司在里面博了一席之地。
颜值超高的产品,从16年等到17年10月才上架。
他说,没办法,股东的人要全面审查工业设计,还要按照他的审美要求和感觉来修正。
第一代产品考虑散热,功率,可视角度,用户体验。
股东是爷,设计是爷,用户是爷。
生产的时候,工厂是爷。
件儿少了不接,接了也不一定给你好好做。
没做业务时候聊出来的大牛,一上手就是拖字诀。

最近在小区的出行要道旁边的草坪上,多了一只流浪狗。
原来是怀孕产子被店铺的员工照顾,盖了狗窝一座。
每每夜跑的时候,它都会冲出来对我叫。
我的第一个念头是,小狗叫人,规则是黑名单,还是白名单,基于特征分析还是感性判断。

创业的人就像在深夜没有月光的峡谷里找出路。
伸手不见五指,脚下深浅难测,偶然飞起的光华,偏又是别人点亮的星空。

没说的,只要熬过去,那就是英雄。
本页内容由网友自行在乌鸦部落发布,本站仅提供帖文、图片存储空间服务,帖文(图片)发布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帖文(图片)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站对帖文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dolphin 发表于 2018-1-28 19:47 | 只看该作者
总又如何?孙子亦如何?只要不忘自己创业初心即可。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无需安装,微信扫码体验乌鸦部落移动端

关闭

乌鸦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