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要满一周岁的企业微信,自正式发布以来,一直比较低调。虽然历经数次产品更新,但业界对企业微信的讨论始终停留在产品或者行业层面,鲜少能听到第一线企业的真实声音。
3 月 23 日,企业微信举办了自发布以来的第一次行业沙龙交流活动,以鞋服行业为开端,邀请到了七匹狼、鸿星尔克等品牌与业界共同探讨企业微信在企业沟通、协作等方面的应用想象力。
对于曾经号称几乎能对不同规模的企业实现“通杀”的企业微信来说,他们的目标是不断通过努力,把最基本的工作沟通做得更好。
专注与多变
自微信诞生之后,很多人都渐渐地把微信当做了自己日常的主要通讯渠道。无论是跟朋友聊天,还是与同事讨论工作,都可以在微信中完成,工作和生活的边界也因此变得模糊。
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这不能算是一件好事。因为在上司看来,工作生活不分家会大大降低员工的工作效率;而对个人用户而言,当微信与工作联系在一起之后,自己仿佛 24 小时都处在工作状态之中,令人疲不堪言。
但即使知道这点,很多人还是无法割舍对于微信的依赖。毕竟,目前主要的生活场景都已被微信所覆盖,总让人有“一会儿不刷就失去了全世界”的感觉。即使是在工作场景中,微信的连接能力也让人很难完全隔绝微信的影响。
(图片来自:香港 01) 有人曾说,把工作和生活用不同的通讯工具隔离开就好了。不是没有人想到。钉钉做了,企业微信做了,还有更多的工具也做了。市面上并不缺企业协作沟通工具,那么企业微信的差异化在哪里?
鸿星尔克公司 CIO 黄丽珍表示,企业微信最大的特点就是专注,它与私人社交完全分开,让工作场景更加纯粹。
的确,虽然看上去跟微信颇为相似,也确实保留了包括文字会话、语音通话、红包、视频等基础的沟通方式,但企业微信刨除了很多非刚需的场景需求,增加了包括回执、邮件、电话等更多贴合办公场景的功能。
一减一加之间,企业微信在成为企业内部专业的通讯工具上更加专注了。
不过除了基础的通讯功能之外,企业微信也为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了实现更多个性化、定制化功能的可能。
针对中小型企业,企业微信更多地是提供了具有普适性的轻量级 OA 功能,如考勤、工作台、公告、请假等;而对于比较专业或者规模较大的企业来说,企业微信也提供了丰富的 API 接口,允许企业接入不同的第三方应用服务。
七匹狼就因此打造了基于自身发展需求的门店管理应用,也根据内部反馈建立了企业的特色论坛——狼族心声。
在七匹狼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学军看来,企业微信“让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微信”的口号,正好与他们的想法不谋而合,通过几期的推广使用之后,公司的移动一体化办公策略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打造了属于七匹狼的企业微信”。
但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或者创业团队来说,自己开发第三方应用的成本和难度都很高,而目前企业微信已有的应用还难以满足一些有特殊需求的行业。
有的企业还提出,企业微信团队应该给他们这些“非专业人士”提供有关第三方应用的推荐,未来希望能开发更多基于移动办公场景的第三方应用,比如说把订票服务、共享单车等纳入到企业微信之中。
为此,企业微信的产品经理 Jason Wu 表示,企业微信目前的主要核心任务还是实现更加通用化的移动互联功能,并不打算做太多私有部署或者定制化的版本。不过作为企业微信的相似生态产品,微信企业号在年初已经与企业微信实现了融合,前者目前已成规模的第三方应用都可以被拿来整合进企业微信中去。
[blockquote]
自从 2014 年推出微信企业号之后,目前已经基于企业号开发了很多第三方的应用,现在后台的套件已经非常多了,可以直接接过来,而且后期我们还会不断地去丰富。[/blockquote]
离不开的腾讯产品生态链
腾讯通 RTX、企业邮箱、企业版 QQ、TIM、微信企业号、企业微信……
这一连串的产品或许看上去让人眼花缭乱,但它们都是腾讯在企业级应用方面播下的种子。
有人曾说腾讯这样的产品策略类似于左右手互搏,可能出现“自家人打自家人”的局面。但在腾讯看来,在它旗下众多的产品生态链中,这些产品实际上是在发挥着互相协同、实现共赢的作用。
比如说看上去极为相似的企业微信和微信企业号,虽然从形式上来看,一个独立于微信之外,一个依托于微信平台;从功能上来看,前者目前更偏向于企业内部的沟通协作,后者则可以实现企业与企业之外的上下游供应链、其他组织等的关联与沟通,但他们都是微信推出的面向企业级市场的产品,而且已经实现了部分功能的整合。
再比如说 RTX 和企业微信,看上去更像是 PC 端企业 IM 和移动端企业 IM 的区别。
而微信与企业微信的差别,从用户的使用体验上来看就更加地微乎其微了。与微信类似的功能界面、支持微信企业号的账号迁移,实现了“会用微信就会用企业微信”的“零成本”用户教育。腾讯官方就曾说过,企业微信可以看作是微信在工作场景下的一个衍生。
如今,微信的月活已达到 8.89 亿,QQ 的月活也在稳步增长中达到了 8.68 亿。在腾讯系产品普及度如此之广的今天,自家产品之间的互联互通无疑给用户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性。
七匹狼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学军就提到,在企业内部部署微信企业号和企业微信时,根本就没做什么大的宣传,但实际的推广效果很好。鸿星尔克 CIO 黄丽珍也表示,企业微信与微信的接口是统一的,具有很强的集成能力。
不只是产品本身的关联性,在未来的发展中,腾讯还将把旗下更多的产品整合进来,解决不同的行业痛点。
企业微信的产品经理 Jason Wu 在回答现场企业的问题反馈时表示,企业微信并不是一个团队在做,比如对页面文件格式的支持来自腾讯的浏览器内核团队,视频通话功能来自微信电话本团队,整个安全架构的服务器是放在腾讯和微信那里的。这就是整个腾讯体系带来的好处。
在企业级应用的风口上,企业微信能飞起来吗?
企业级应用这股风,从几年前就开始吹,当阿里巴巴、腾讯等巨头进入,战局也逐渐升了级。
业界曾把 2015 年视为中国企业级服务应用的发展元年。在所谓风口上的这几年,定位于不同功能的企业级应用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搅活了一池春水。
主打沟通通讯类的应用有阿里钉钉、企业微信等,金蝶云之家、今目标等则侧重于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业务管理服务,任务管理类的明星产品有明道、Worktile 等,而纷享销客、销售易等也把 CRM 管理做得有声有色……
根据国际调研机构 IDC 的最新研究数据,截至 2016 年末,中国的社交化移动办公软件市场累计注册用户已达到 1.6 亿人,累计企业用户达到 1158.4 万家。相比 2015 年同期分别增长了 92.4% 和 87.2%。
而在资本层面,企业级应用也像是在“资本寒冬”中绽放的一朵傲雪红梅。根据《2016 中国科技创业投融资白皮书》,2016 年中国企业服务领域的投融资数量达到 187 件,位居各领域第一。
在越吹越猛的风口之下,中国的企业级应用市场已经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社交化的移动办公软件正在加速替代和颠覆传统的协同办公软件市场。
(图片来自:Best bussines phone) 然而在一片火热的企业级应用红海之中,与其他产品相比,企业微信的步调要显得慢得多。马化腾曾经说过:
[blockquote]
企业级市场是慢工出细活,要营造 8 年、10 年甚至 20 年的生态去做,国内企业级市场会比国外市场慢很多。[/blockquote]的确,目前的国内企业级应用市场,还处在一个非常初级的发展阶段,换句话说,目前最关键的可能还不是抢占市场,而是教育用户、培育市场。
班聊 CEO 乔月猛曾经指出,社交化移动应用要从 To C 往 To B 方向转,目前还存在相当大的难度。
[blockquote]
To C 的产品面对的个人环境是单一的,但是企业环境会比较复杂。比如,大企业需要私有云部署,中型企业需要可管理的云,中小团队需要公有云等等。……企业需要信息化系统跟工作时使用的沟通工具进行对接,包括钉钉和腾讯,要做一个怎样的功能才会触发企业间、企业内部进行传播,是很有挑战的,跟个人社交产品的基因是不一样的。[/blockquote]
(图片来自:Connaught Converged Solutions) 在这些中小厂商看来,阿里巴巴、腾讯等巨头的入场,对于整个企业级应用市场来说都是一个利好因素。
[blockquote]
巨头发力去做,可以更好地教育用户移动办公这件事。[/blockquote]纷享销客 CEO 罗旭曾这么表示。Teambition 的 CEO 齐俊元也称,“从钉钉开始,到现在企业微信的入场,对于协作工具来说是非常好的市场变化。当大家能够因为他们的教育而认真对待企业沟通,那么企业协作也不会远了。”
从沟通到协作,这是企业级应用将会面临的发展路径。根据《中国移动办公软件市场调研报告(2016)》,我国企业对移动办公软件的需求,已经从最初的沟通交流,上升到协作执行层面,不同的软件之间,要能够实现高度的配合与协作。
从目前来看,企业微信更专注于把基础功能——工作沟通做到更好。在下一步的功能拓展上,“不怕慢”的企业微信还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倾向。不过他们的团队表示,企业微信会坚持平台的终生免费,并且将在未来开放更多 API 接口,支持企业根据自己的需求开发或者选购适合的第三方应用服务。
(图片来自:chorally) 对中小企业而言,也许服务价格还是一个比较大的痛点,但是对于已经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来说,免费早已不是最大的追求。据 IDC 预测,2017 年中国整个社交移动办公软件市场将从免费阶段进入收费阶段,付费产品的销售收入将迅速增长。
但同时,不同体量的企业往往会有不同的需求。对大型企业来说,产品的功能性、可拓展性、稳定性以及厂商的服务能力是他们关注的重点;而对中小企业来说,产品费用、使用的便捷性是他们考虑的关键因素。
从这个层面上来看,企业微信的坚持也许有一定的道理。与其放手一搏去寻找最大公约数,不如集中力量攻略最小公倍数。腾讯有产品和平台优势,就由他们去做平台;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需求,那就让他们去开发或者购买更定制化的第三方应用。各有所长,各司其职,这样也许能产生更好的协同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