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新零售”到底是什么?新零售会替代传统电商吗?
乌鸦小编 发表于:2017-2-21 09:52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3123
摘要:阿里“联姻”百联,欲在新零售领域再发力,新零售将在2017年取代电商成为投资和创业的新热点,这些都是媒体和业界的基本共识,但是对于创业者和吃瓜群众来说,新零售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东西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认识认识最近被媒体频繁提及的这个词语。

在《乘风波浪》这部电影里,有一个这样的桥段:徐正太觉得世界是不会变的。在90年代,BP机非常流行,录像厅非常流行,所以徐正太的理想就是开很多录像厅,他理解的财富就是拥有很多BP机,以至于他在进监狱之前留给快要生孩子的妻子的财富是一大箱各式各样的BP机。他觉得有了这些,财富就有了保障……
当时间推移到2017年,我们都知道,录像厅早已被各式电影院所替代,而BP机更是连卖废品都没人要。其实,每一年都不一样,只是我们很少有人会察觉。人们总以为今年跟去年是差不多的一年,其实不然。
对于电商行业的2017,究竟是怎样?
一、“新零售”会成为电商的替代词
2003年,淘宝网成立。2004年到2013年的这十年,是电商高速发展的十年,大小电商都是在这十年里快速发展起来的。这就像90年代的小卖部,曾经遍地都是。有一部分小卖部老板比较有头脑,开成了连锁小卖部,现在叫连锁便利店;也有一部分小卖部老板比较有资源,开成了大型超市;还有少数又有头脑又有资源的小卖部老板做了房地产。但是,更多的小卖部已经被淘汰。这很像电商!
电商在刚开始的几年,都被叫“做淘宝的”;发展到后来,一部分电商做了天猫店,才开始叫“电商”;还有一部分电商发展成为了一定规模的企业,线上线下都有业务,比如三只松鼠和茵曼等。
电商除去少数的批发业务,大多数是零售业务。当电商这个新兴的行业发展了十年、已经不再特殊的时候,它叫回了原本该有的名字——零售业,这很正常。在这个“寅”的时代(为何是“寅”的时代,另文说明),一切都以“新”论,所以叫“新零售”。
马云在2016年的云栖大会上提出五新——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能源。新零售并非一句口号。在2017年,我们会看到各行各业兴起新零售的会议、讨论、实践。而“新零售”三个字会逐渐替代电商。
要搞清楚新零售究竟是什么,我们就要先看看“旧”的零售是什么。过去的零售就是到批发市场批发商品来卖,市场有什么货就卖什么货,哪家哪个货卖得好就跟风卖,这些都是典型的旧的零售。
既然是新的,那么一定是跟之前不同的。基于大数据、基于用户、基于多平台合作,利用各种网络渠道把消费者、商家和零售场所连接起来,线上线下融合,这些都是新零售的范畴。线上线下的企业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挖掘了解到客户的真实喜好,通过电商平台、O2O、实体店等各个渠道的展现,再通过图文、视频、电影、电视、VR等各种互联网方式连接客户,满足客户对于商品或服务的真实需求。
二、网红电商洗牌,有核心竞争力的网红留下
各种网红、各种直播平台,在2016年蓬勃发展,一片欣欣向荣。这种红火会在2017年持续吗?特工先生的结论是:网红电商这个业态会继续红火,但是会有很大的变化。
2016年的网红特点是搞笑、有颜值、能博眼球。只要有这些特点之一的网红,很容易就火了。大家去看一下各直播平台的统计数据,就会发现:2016年,东北的直播网红数量最多。
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不应该是江浙沪更紧跟趋势,广州、深圳更时尚、更能出位吗?——还真不是!东北人在语言上有先天优势,不管说啥都很搞笑;东北人的基因也都擅长边唱边演,大家联想一下二人转就懂了。这些基因使得东北人的天赋插上直播的翅膀,就火火火了。
到了2017年,网红就不再靠出位博人一笑了,而必须要有好的内容。如若你是美食专家,那就持续播出各种美食有关的内容;如若你是手工艺人,那就持续播出跟手工艺有关的东西。总之,你得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不是随便播一个搞笑的内容,也不是一个网红脸的美女搔首弄姿秀几下。那些没有自己的核心内容的网红,关注度就会大降。
网红市场虽大,但老百姓的手机容不下那么多的直播APP。2017年,各种直播平台将直面生死:要么拿到风投继续博弈,要么消声灭迹无影无踪。
直播平台会洗牌,网红电商也会洗牌,而那些真正拥有自己的粉丝、被粉丝所喜爱的网红会持续火爆。如何让粉丝愉悦并让粉丝喜欢上自己,是网红们需要真正思考的。如果只会搞笑,只有颜值,真的不行!要说有例外的话,那么少女例外:有颜值的少女,即使没有多少内容,但在2017丁酉年,也是可以火的。其实,“少女”也是核心竞争力,关键你是少女吗?
三、跨境电商会全面开花,迎来绽放式发展
毋庸置疑,阿里巴巴已经是中国甚至全球最大的电商业态。当每一个在中国城市里生活的人,手机里都有了手机淘宝,都有了支付宝的时候,阿里的用户数据想要增长,只剩下了两个途径:一个是农村市场,一个是境外市场。这也是阿里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拓展境外电商的根本原因。
2016年,马云走访了几十个欧洲、美洲国家,见了很多西方国家的元首,大力推广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在G20峰会上,马云更是提出eWTP(世界电子贸易平台),主张将全球跨境的贸易体系、金融体系、物流体系进行整合。马云在2016年的努力播种,将会在2017年迎来开花结果。
在俄罗斯、巴西、西班牙、法国等国家,速卖通已经成为老百姓首选的网上购物平台。在中国,拥有超强购买力的中产阶级,选择在阿里的天猫国际平台购买境外商品。这一出一进,正是跨境电商出口和进口的两条线路。
跨境电商的一出一进是在业务模式上的分析。而在商业模式上,阿里巴巴想把“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模式复制到全世界。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这是任何一个地方政府都想要的。所以近来,马云见特朗普,主要提出的就是通过阿里巴巴的方案解决一部分美国人的就业问题。这样的提议,是美国人急切需要的。
总之,阿里巴巴会把在中国已经成功的电商模式推广到全世界。当然不能是完全的复制,因为每个国家的国情民情不同。能否融入当地,为当地老百姓所接受,这是阿里需要下大功夫的地方。除了阿里巴巴,京东、敦煌网等其它电商平台也在向境外扩张,在2017年跨境电商会全面迎来绽放式发展。
四、农村电商迎来优胜劣汰的升级
农村电商,就如前文所言,是阿里巴巴一条重要的拓展渠道。但在分析农村电商时,我们需要明确,农村电商不止是电商,而是以电商的名义,承载了很多政府职能。成为孵化载体、创造就业机会、扶贫脱贫等等,这些都是附加在农村电商之上的功能。也正因如此,农村电商注定不会是简单的卖货,而是一个超大的产业链:这里面有政府主导,有农民创业,有农产品上行,有工业品下行,有服务型企业引导支撑。
统计2016年的农村电商,130多个淘宝镇,1300多个淘宝村遍布全国各地;正在大力发展县域电商和农村电商的县域超过了500个,覆盖村淘网点的村子超过了10000个。从最初的口号,到逐步落地执行,再到快速扩展集群化,农村电商走过这些年来到了今天,将迎来优胜劣汰的升级。
2017年的农村电商,继续是政府引导下的重要产业。农特产品的创新、标准化,小电商的企业化,将是2017年农村电商的主要方向。
农特产品的生产、包装、营销,都将标准化,因为只有标准化才能规模化。而手工类的农特产品,更多需要的不是标准化,而是手工艺的创新、与时代接轨。此外,通过图片、视频、电影、电视、VR等方式来推广手工类的农特产品将在2017年大面积呈现。
五、社群电商真正成型
为什么说社群电商到2017年才真正成型呢?并不是有几个微信群,有几个微信号,就能做成社群电商的。纵观这几年所谓的粉丝经济和社群电商,更多的是各种吸粉,漫无目的地加很多人,而真正在做精准粉丝运营的少之又少。很多大号微博动辄几百万的粉丝,大多都不精准,很多都是看热闹的吃瓜群众,这样的人群无法形成真正有影响力的社群。
是的,得粉丝者得天下,但前提是得到的粉丝得是真粉。在2017年大家会发现认真做内容非常重要,成为一个有趣的人非常重要——有好内容的人、有趣的人才会有真粉。2017年,找到并展示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粉丝会随之而来。在这样的前提下,社群才可以电商化,而且是长久的电商化,而不是一锤子买卖,老死不相往来。
特工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我的朋友圈价值千万》,意思是想说每个人的朋友圈都有价值。当你随便刷屏卖货时,你在不断地消耗你的信用,最终算下来,你的收获是负的。
当一个人的个人微信号加满时,如果要再加人,就不得不删人,那么加谁、删谁,就会是一个选择的问题。综合去判断,看一个人,看一个人的朋友圈,删掉的会是谁,留下的又是谁,取舍间正是社群电商的真实含义。
2017年对于社群电商而言,我们应该做减法,不管你是做什么行业,抑或只是做自己,都应持续输出好的内容,做一个有趣的人。让不喜欢你的人删掉你,让喜欢你的人留下来;你也主动删掉与你调性不符的人,这样社群电商才有可能成型。
以上所讲的五个方面的趋势,如果汇聚成一个问题,那就是: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不管是面对新零售,是做品牌、做社群,还是跨境电商、农村电商,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呢?反复问问自己,去找到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你就能乘风破浪。
六、阿里举行“新零售”战略发布会,牵手百联
海通证券认为,超市行业增速已降至0.5%,通过与电商合作来低成本获取流量,协同技术和运营,对传统零售商而言不失为可选之策。对于电商企业,一方面2016年线上增速已降至26%,需要寻求新的增长点,由原来的吸引线下消费者上线,转变为满足线上粉丝的线下需求,渠道融合的趋势愈加明朗。
阿里入股三江购物、旗下易果入股联华超市后,超市新零售融合已成为业界共识,融合速度、深度、开放程度都在提升,2017年有望出现更多更深层次的案例,模式也有望更加创新。
从网点价值重估的逻辑,主要超市上市公司中具有网点优势,且目前从市销率角度看,估值仍较便宜主要为:联华超市、华联综超、中百集团、步步高。海通证券继续看好2017年新零售转型的机会,也看好传统百货股的表现潜力。
近期市场上对于零售基本面弱复苏、国企改革和零售网点价值重估的逻辑正在逐步强化。百联股份表现突出,兼备国企改革和新零售融合双重催化,2017年也有望迎来业绩恢复性增长,未来价值释放空间大。
本页内容由网友自行在乌鸦部落发布,本站仅提供帖文、图片存储空间服务,帖文(图片)发布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帖文(图片)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站对帖文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乌鸦小编 发表于 2017-2-21 11:55 | 只看该作者
[blockquote]
为什么从趋势上看,传统零售会不断地被替换。因为,零售的基本发展规律是,效率越来越高,低效率且在用户体验没有特殊差异化价值的零售业态注定被逐渐淘汰。
阿里今天召开“新零售”大会,让更多传统零售商加入阿里生态,实现转型升级。因此即便传统零售商还有价值的,也将被阿里、京东等电商平台整合到全渠道通路当中。而且,这还是最好的出路。这就是传统零售商将面对的“新零售”![/blockquote]在 某媒体群和一记者争辩,关于京东给所有员工上五险一金的事情。这位对数字“敏感”的媒体朋友说,京东的月平均五险一金1500元低于北京市最低收入标准,进而之一京东快递员的收入很多还达不到最低缴纳基数。如果是按照非实际数缴纳,那就是欺骗社保。


数据依据是某自媒体撰稿中提到的15万员工,月人均1500元,再往前追溯就是2015年京东年会,老刘说要再招4万人到15万人。

实际上,京东是上市公司,每个季度都严格披露全职员工人数相关数据,并不需臆测想当然。基于错误数据、不存在的事实讨论,牛头不对马嘴。媒体记者做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是“真实、客观、及时”,不及时,更谈不上真实客观。

东哥让负责基础行业研究的同事找了一下京东财报数据,2016年Q3,京东全职员工人数为115811人,这样人均五险一金1943元(另找京东朋友了解最新数据,截止到年底不到12万人),而非某些记者说的15万人(人均1500元)。当然,北京的最低收入标准是比较高的,而京东仓配员工绝大部分并不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

另,京东2015年Q3财报全职员工94615人,2016年Q3员工115811人,同比增加22.4%。Q3京东净收入607亿元,同比增长38%,人均52.41万元,人效提升12.7%。交易总额(GMV)达到1588亿元,人均137.1万元,同比增长47%,人效提升20%。
京东的人效是苏宁的3倍左右,而苏宁人效还不包括卖场里面大量厂家销售员工。京东季度人效52.43万元,也高于沃尔玛的33.2万元,略低于亚马逊72.51万元。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就是受到电商冲击以后,传统零售的人效在继续下降。亚马逊是因为过去一年大幅增加仓储及最后一公里配送,人效在往下走。如果京东剔除掉6万多最后一公里配送,季度人效将大幅高于亚马逊,将达到100万元。

东哥战略辅导合作的一家垂直电商平台,2015年40人的时候,年流水3亿多,合作一年后的2016年做到了近30亿流水 (GMV口径太宽) ,公司员工人数不过80人,人效大幅提升4倍,人均销售额仅次于阿里的人均1亿。电商的平台效应,远飞传统零售所能比拟。
零售当中,无论是在线零售,还是传统零售最大的一块成本就是人力成本开支。因此重点不在于撕逼,而是,电商的优势在于规模化经济提升人效,京东大规模无人仓无人车技术使用,会继续提升人效,降低成本。而随着人力成本不断上涨,依赖门店销售的传统零售如何抵抗?
► 东哥投后,怎么看新零售?
年后,和负责投后管理服务的搭档许晋豪( xujinghao2017 )连续出差十几天,见了几十家电商和投资机构,都谈及了新零售。
“新零售”不只是马云提出的一个概念,因为,整体在线零售增速已显著放缓。最大的电商平台阿里的新增活跃用户同比增长降低至5%以内,4季度新增用户才400万,预计GMV增速已经跌至10%以内。无论是阿里,还是京东,都将眼光投向了传统零售。
阿里将在今日宣布其“新零售”战略。从传统优势领域电商出发,阿里在“新零售”板块的资本布局可谓最为密集,从私有化银泰,到入股苏宁云商、三江购物、日日顺等,无一不在A股引发旋风效应,这周又传出阿里将战略投资华润零售业务。
阿里比京东的牛逼之处,在于马云能够调动社会的各方面资源为我所用,而不是像京东,尽自己所能,尽善尽美埋头干活。执行好坏决定产出,但投入量更决定产出量,ROI低一点无所谓。 新零售大会本质,就是在传统零售商遭遇电商危机,不知所措的时候,让他们加入阿里系生态,按照阿里的套路/解决方案,转型,寻求生路。
阿里和京东的全渠道零售思维
希望创业者和投资人不要误会, 阿里和京东的新零售,本质上是“平台电商全渠道思维”。而此前的全渠道思维,一般多指品牌的多渠道管理。 也就是说,在此前阿里和京东只是品牌商在电商里的一个渠道之一,而未来的阿里和京东,将全面整合线下渠道,帮助品牌分销商品,不仅仅收集用户在线的行为和交易记录,也将收集用户在线下的行为和交易记录。
阿里和京东不仅帮助品牌商提供在线营销推广服务,也提供线下的推广营销。有这么多数据,也将反向C2M,帮助厂商优化产品结构,大幅提升产业效率,减少浪费。当然嫁接在“新零售”之上的,还有云服务,大数据,以及金融业务。
关于新零售,或者说电商的全渠道零售的布局,阿里已经做了四五年了,京东也起步一两年了,所以,并非马云2016年底演讲才刚开始的。比较典型的是,前者投资/收购了苏宁,银泰,又布局盒马鲜生、阿里1688零售通,后者主要是京东到家和B2B新通路。
阿里和京东为什么要整合线下渠道
不管电商效率多么好,送货速度多么快,商品多么丰富,价格多便宜,还是有很多用户不会网购,至少这个转移过程需要三四十年。比如,美国网购的人群2亿,也只占人口的62.5%,如果在线零售占比不到10%,还低于中国12%。
即便用户网购了,也不是什么都在网上购买,就如作为资深网购的东哥,差不多三分之一商品还是会选择线下,比如服装、生鲜水果等。不宜网上销售的商品,还包括家具建材,还有医药,前者是因为物流配送,后者有政策限制。
腾讯最有优势,却不为所动
新零售,在全渠道零售整合当中,阿里和京东各有优势,但优势最大的应是拥有微信,又是京东大股东的腾讯。然而至今,腾讯毫无作为,至少到目前,还没有认真想过“新零售”这件事,更谈不上业务布局。或许Pony坚持认为,腾讯是做社交的,不是做零售的。然而,阿里做“新零售”,可不只是为了做零售。
虽然,腾讯也不是专业做支付的。但过去三年,微信支付通过微信红包就逆袭了支付宝。虽然,腾讯不是做零售的,目前通过微信平台,京东每年产生数百亿销售额,通过微店服务号每年也是数千亿的交易额,数以千万计的微商也产生数千亿的交易额。
虽然,腾讯没有规划“新零售”,但绝大多数的品牌和传统零售商,已经将腾讯/微信视为最重要的线上营销和销售渠道。今年,东哥也将计划启动孵化一个基于微信做渠道下沉县域的电商项目,深感微信机会非常大。阿里马云应该感谢pony马和张小龙坚定执着的做社交,而不是做商业,少了一个最大的威胁。
最后总结一下,论购物习惯趋势,人越来越懒越来越依赖电商;论成本效率,传统零售不如电商。即便是新零售无法摆脱线下,但新零售高度依赖技术,传统零售依然做不过阿里京东。

新零售来了,除了百果园和良品铺子等极少数成功转型的,绝大部分传统零售商依然只有被选择卖身的份!
银泰、苏宁、三江、永辉......
作者李成东,前腾讯、京东战略分析师,电商天使投资人,京腾汇创始人,微信公众号:东哥解读电商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无需安装,微信扫码体验乌鸦部落移动端

关闭

乌鸦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