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ES上应该关注什么,应该注意些什么?CES主办方官方给出的一些建议
信息黑洞 发表于:2017-1-5 10:06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2216

关于作者:徐涛,36Kr 硅谷负责人,关注科技、商业与文化的交汇点。她正在CES现场,联系她可发邮件至:xutao@36kr.com
多次参加过CES的人,多少会觉得 CES 就像时装周一样: 太多看上去酷炫美妙但未必能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产品;至于趋势,今年明明看起来很热门,第二年就杳无声息了。只要想想 CES 上曾经大红大紫的 Google Glass 就好了。
因此 CES 主办方 CTA(消费科技协会 Consumer Technology Association)对趋势的看法,以及参与 CES 的建议也许于借鉴意义。36Kr 前方记者在听了 CTA 首席经济学家 Shawn Dubravac 和市场研究高级总监 Steve Koenig 的报告,采访了CTA 国际项目高级总监约翰·凯里(John T.Kelly),执行董事李伟后,为读者们总结如下:


CES是最适合的观察不同行业彼此交叉影响的地方


解读:行业内各种专业的展会并不少,但CES却是少有的将所有消费类产品放在一起展出的地方。例如无人车会和可穿戴设备在一起,智能家居会和 VR 一起展出。

和五到十年前不同的是,这些以前看起来并无关联的行业正在彼此融合,例如用可穿戴设备来控制无人车或智能家居变得普遍,或者VR成为智能客厅中的娱乐中心也变得可行。可以说的,我们的未来生活就是这些智能产品的互联,而这些产品背后的行业和公司也会越来越跨界合作。
按照 CTA 国际项目高级总监约翰·凯里凯里的说法,大公司最先意识到了这点。所以在CES上,他们会派出很多员工去追踪不同行业的趋势,并谈一些跨行业合作。
而对创业企业而言,有这样的视角也变得重要,因为这意味着能更清晰的看到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会成为未来生活的哪一块。


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会用声音来作为人机交互界面

解读:虽然我们还偶尔会嘲笑 Siri 的语音识别,但不可否认,人们越来越接受对着智能设备说话这种方式。Amazon Echo的受欢迎程度暗示这类产品的前景;Google Home的跟进则有可能会推动这种人机交互新方式变得普及。

事实上,不仅仅是 Amazon Echo或者Google Home 这一品类的硬件产品会采用语音这种人机交互界面。可穿戴设备、机器人等硬件也会更自然的采用语音互动的方式。
按照 CTA 首席经济学家 Shawn DuBravac 的预测,使用声音作为人机交互界面的产品在2017年数量会翻一倍。


人工智能正渗透到每一种科技产品中去

解读:人工智能这一词语太有科幻小说的意味,但其实这只是意味着机器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和学习来实现自动化的过程。
所以,你可以将人工智能看作未来科技产品的核心,所有现在正在蓬勃发展的科技细分行业几乎都离不开人工智能,例如无人车、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智慧城市……
也许若干年后,我们会很难找到一件涉及人工智能的设备,就像我们现在生活中不用电的设备很少一样。



电动车和无人驾驶汽车的爆发


解读:汽车厂商早就占据了CES 展台中心最吸引眼球的位置,但今年依然非常特殊:这是第一次几乎整个汽车生态圈都来到了 CES,并生怕大家没注意到它们不但在研发电动车,也在研发无人驾驶汽车。
在过去一年里,不少汽车厂商已在加州申请到了无人车上路测试的牌照,非传统汽车制造商,例如Uber 也有各种大动作。初次之外,美国政府也开始对无人车开始鼓励式的政策监管。所以今年CES上的汽车展台也许多少能代表接下来的一两年内的竞争格局。


可穿戴设备未死


解读:苹果智能手表卖的并不好,Fitbit的股票现在也很惨,但如果从出货量来看,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依然在平稳上升。按照CTA市场研究高级总监Steve Koenig的数据,在2015年,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在3750万台;而去年增长到了4200万台。据估算,这个数字会在2020年爬升到6820台。
除此之外有趣的一点是,在东亚,例如韩国和日本,老年人市场对可穿戴设备的需求正格外高涨。这一方面是这些国家老龄化严重,另一方面是这些国家的老人会更积极地去锻炼身体。
所以,虽然这个品类在这两年显得有些消沉,但依然有着值得关注的应用前景。


VR/AR 依然吸引眼球


解读:这个行业在过去一年大起大落,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人都已比去年更为谨慎。
但人们通常忘了我们对这个行业的期待过于高了一点,几家大厂的头戴设备面向消费者发售最长不过半年,最短的也才一个多月。因此在CES上,除了轰轰烈烈的头戴设备和炫酷游戏之外,也许更值得关注的是能够推动整个行业发展的中间件技术。


参加CES很重要,但做好参会前的准备更重要


解读:只要是参加过CES的人都会知道,CES参会者太多并且充斥着各种噪音。按照CES的数据,参展的厂商有3800家,覆盖所有的消费科技行业;参展的媒体有6500家,这意味着一旦你成功获得了媒体的关注也有过度曝光的可能。
凯里说,对于参展商而言,参加CES固然总会有所收获,但参加前就应该想清楚自己在 CES 上需要得到什么。例如究竟是想要得到媒体曝光,还是想要获得投资,亦或是得到订单。否则真的很容易陷入太多噪音之中。
除此之外,对CES还需要准备开放的心态。你会听到很多关于你产品和商业模式的评价,也许这会让你意识到你可能会面临失败,这个时候需要接受失败,快速失败快速尝试。
本页内容由网友自行在乌鸦部落发布,本站仅提供帖文、图片存储空间服务,帖文(图片)发布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帖文(图片)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站对帖文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

关闭

乌鸦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