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富翁要想保证自己的财富不缩水,其利息收入应该和 CPI 持平还是和 GDP 增长持平
乌鸦情报员 发表于:2015-2-26 13:37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1943
如果有人问你,你马上要做一项投资,你的最低投资预期回报率是多少?很多人答案会是跑赢CPI。但我知道他们的真正答案并不是CPI,而是货币购买力;因为绝大部分人会认为CPI就等同于货币购买力,那请问为什么衡量货币购买力只用CPI,而不用PPI呢?因为货币购买力只是相对的,你可以用来衡量黄金、小麦、房价、美元,从某种角度来说,他们可能是此消彼长的,而对于绝大部分老百姓的来说,20年前一根油条多少钱,今天多少钱,才是他们眼中的货币购买力,也可以说是狭义上的货币购买力。

所以,就这个角度来说,只要算出狭义的货币购买力,基本上就可以得出需要保持的资本增值率了。

先从无风险利率角度看。无风险利率事实上是比较难定义的,因为对于不同资产配置需求、不同流动性需求的人来说,是不一样的。通常书本定义是国债利率,国债利率一般比同期定期存款要高10%左右,但国债的容量有限,那么绝大部分人会以定期存款作为无风险利率,但从理论来说,定期存款并不是绝对无风险的,可实际上可以认为是无差别的;大资金可以去做协议存款,还可以在二级市场流通;小资金可以去买货币基金代替,流动性也非常高,这些都可以当做无风险利率的标准;此外,优质地段的不动产租金回报率,也是可以作为无风险利率的;所以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可以粗略估计2014年的无风险利率在3%左右。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2014年CPI是2%,无风险利率是3%,那么投资者完全可以不用去冒投资的风险了,直接参与无风险市场的品种就好了呀。
我做了一张表,除了CPI同比增长率,还添加了固定资产的的同比增长率,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存款利率一年调整多次的按最后一次计算。可以发现三条线基本上是同步的。

此外计算1988-2012年的100元复利增长率,1988年的100元按每年定存到2012年大约是315元,1988年的100元按CPI增速到2012年大约是325元,也就是说,无风险利率基本可以覆盖CPI。如果CPI就等于货币购买力的话,为什么存银行的钱会贬值呢?所以CPI只是一个作为无风险利率的标杆;无论CPI也好,PPI也好,都只是结果,最终都是围绕无风险利率走的。

我们再来看GDP,就是我们所创造的财富。注意,我们通常所说的GDP增长率统计,比如2014年GDP增长7.4%,是剔除了CPI之后的统计,也就是实际增长率。显然这是不能拿来直接计算的。(因为我看到有答案拿实际GDP去减CPI,还有好多人赞,简直是定义都不看啊)
名义增长率非常好算,今年减去去年再除以去年就行了。所以,如果用GDP的名义增长率去算,1988年的100元,相当于2012年的3449元,24年复利增长率大约15.9%;咦,拍脑袋想一下,这个计算的结果对应货币购买力大概是比较靠谱的。

再从货币供应量的角度来看,这里用的数据是M1,没用M2一是M2的数据资料不够早,二是用M1更能反映现实购买力而非潜在购买力。1988年的100元,相当于2010年的4856元,22年复利增长率大约19.3%;这个计算的货币购买力似乎更加靠谱。

为什么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会超过GDP的增长率呢?这个问题以前很多人就讨论过,这里不做讨论,我们只谈定义。

2012年末时,这个比值达到1.88,也就是说,撬动1元的GDP,需要1.88元的货币供应;而同期美国,只需要0.64元;也就是说,成熟经济体的M2/GDP通常都要低于新兴经济体。如果我们试着自创一个公式,M2/GDP的比值定义为货币效率E,GDP名义增长率为G,实际增长率为g,CPI为r,E=g÷M2=(G-r)÷M2,那么真正的投资回报率,既不是CPI也不是GDP实际增长率,应该是G×(G-r)÷M2,即G×E,用文字表达就是考虑了货币效率的GDP名义增长率(当然这里的E应该是一个合理估值区间,并非简单去除)。

所以就过去20多年来说,这个投资目标回报率的数值应该在刚才计算的15%-19%之间。目前来看,二级市场估计达不到(上证指数太短),不动产或许能达到(没有具体数据),居民收入增长应该是达到了,实业投资就不说了,这里可以等同于GDP。

——————————————————————————————————
有人觉得,你把简单的问题想复杂了。事实上这个问题一点也不简单,而且我撇除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汇率。因为以上的算法前提是三个,一是不存在恶性通胀;二是不存在经济大幅波动的情况;三是法币具有稳定性。

首先恶性通胀不一定是疯狂印钞,例如我国88年的物价闯关,就造成了连续几年的恶性通胀;再比如朝鲜若干年前的币制改革。

其次经济大幅波动的情况,包括战争和经济危机;如果周期拉得足够长,比如50-60年,这个影响是可以忽略的。

第三个法币的问题,就比较复杂了。最典型的就是资源型国家,法币与大宗商品严重挂钩的,这家国家可能没有印钞却造成了购买力大幅下降。比如卢比和原油,澳元和铁矿,当然还有像委内瑞拉这种小国的国债违约率与原油。当需求或者其他原因造成大宗商品大幅下跌的同时,这些国家的法币相对于美元大幅下跌,如果这些国家不能将法币兑换成其他资产或加息阻止外币外流来对冲风险,那么恶性通胀以及GDP大幅下滑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我们讨论的狭义上的货币购买力,仅仅是法币的购买力;任何一种货币的价值都是相对的,以上三个前提产生的问题,其实根本原因都是物资匮乏造成的,GDP才是衡量创造价值的唯一标准。

这也就是为什么用CPI不行,用M2也不行,只能用考虑了货币效率的名义GDP的根本原因。

——————————————————————————————————
补充一下CPI和GDP之间的关系。
举一个例子,通俗易懂,但不一定恰当。你准备做点生意,需要一个房子,CPI相当于你每年支付的租金,也就是你的成本,而无风险利率相当于你自有房产租出去的租金收入;也就是说,如果你遇到了一个傻房东,1000元/月租进来之后1200元/租出去(无风险利率覆盖CPI),那么是不是说你可以躺着数钱了?当然不是,因为200元/月的收入显然不够你过,你必须得去经营和生产!而GDP就是一个扩大再生产的过程,你依靠生产经营挣了10000元/月,去掉租金1000元,净赚的9000元才是你真正的收入(即GDP实际增长)。

——————————————————————————————————
有人可能觉得一年15%-19%的复利简单了。为什么呢?因为你基数小。你现在有10万块钱存款,年薪5万,去掉吃喝拉撒3万,存2万不难,那就资产增值20%;你现在有100万存款,年薪20万,去掉吃喝拉撒10万,也只能完成10%,剩下的只能靠资产投资了;你现在1000万,年薪100万,去掉吃喝拉撒,20万,只有8%,剩下靠投资也完不成15%-19%,那么只有加杠杆了;你现在有1个亿,十足的富翁,可能根本没有精力去考虑工作了(因为工资回报率太低),只能全部靠资本运作以及足够的杠杆了,才能保证财富的不缩水。所以知乎上经常有问题年薪10万怎么投资理财,很多不错的答案都有说,好好工作努力事业,就是最好的投资了。

还有人觉得15%-19%太高了,这种平均资本回报率都快赶上巴菲特了。根本原因还是刚才说的,过去20年我国GDP增速太快了。试想一个1985年身上只有1万元白手起家的人,到了2005年有了亿元身家,20年增长1万倍,复利增长率是44.54%;事实上很多富人造富的起点更低,资产更高。如果光从结论上,拍脑袋说的话,我认为把周期拉到50-60年,经济平稳发展,不发生战争,也不发生重大科技变革,那么中国的平均资本回报率应该是接近于成熟二级市场的回报率的,例如1965-2009年标普的平均回报率是9.4%。

还是那句话,不要去考虑富翁怎么玩转资本市场,我相信认真工作努力事业的人,即便不会理财,到了退休年龄日子过得也不会比一般人差。真不是鸡汤,因为创造价值才是最根本的。
本页内容由网友自行在乌鸦部落发布,本站仅提供帖文、图片存储空间服务,帖文(图片)发布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帖文(图片)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站对帖文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
无需安装,微信扫码体验乌鸦部落移动端

关闭

乌鸦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