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看到互联网有过什么开放?
乌鸦小编 发表于:2015-2-10 14:09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2013
[paragraph]来源:网易科技
文/葛甲
这几天哀嚎声一片,先是支付宝新春红包被微信封杀接口,接着是网易云音乐、虾米和天天动听被取消分享到微信的权限。人们都在讨论开放与封闭的话题,好像中国互联网过去是开放的,现在却走向封闭了一样。看得最清楚的还得是互联网老兵网易,人家并不怪谁,只怪微信不是自己的地盘。这样的思维方式,才是最符合现状、历史及未来的。
中国互联网长久以来最大的一个谎言就是开放,没有一家公司不是言必称开放,不把那些开发者和第三方忽悠晕了并热血沸腾加入进去,那简直是姿态没有做到位。但一涉及到具体利益的时候,就都又不提那个开放的茬儿了,装傻充愣,看天吹口哨。开放一词只是一个拿来消费的工具而已,从1995年到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个开放的姿态,但就是从没看到过什么开放。
搜狐和新浪这些门户在初期时,页面上堆积的都是别人的链接,流量小,自身服务能力不足,能让用户通过自己的网站使用别人的服务也是不错的。在门户的流量逐渐增大以后,那些页面上的位置就变成了钱,再那么开放就显得太慷慨了。新浪微博可能是门户这种商业模式所经历的第一个开放案例,几十万的开发者,几十万的应用,搞得风风火火,最后结果是什么样子,应该都很清楚了。
腾讯QQ在取得国内即时通讯市场领头地位之后,一方面埋怨竞争对手捆绑安装,另一方面自己又拒绝开放API接口实现通讯工具之间的互联互通。从商业效果上看,没有腾讯当年的封闭,也就没有后来那个日进金山的腾讯帝国。把用户都圈进来形成一个封闭生态,才能尽一切可能把其商业价值榨取殆尽,最重要的是,每一分钱都是自己赚去的。
淘宝在2008年屏蔽了百度链接,一个通用搜索中搜不到淘宝的店铺信息,所有入淘流量形成一个以淘宝为中央的分配体系,为其开发出自己赖以存身的商业模式奠定了基础。可笑的是在3年后,淘宝旗下的一淘却指责京东屏蔽了自己的抓取,有违互联网开放精神。大家好像都热衷于催促别人开放,自己却裹得严严实实的,这幕情景颇有谐趣。
2010年的3Q大战,似乎是掀起了一场有关开放与封闭的大讨论,事实上中国互联网的山头在当时已经形成了,各家都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拼命筑高墙,各自制定自己的游戏规则和运行套路,尽情享用画地为牢的垄断大餐。那只是与开放和创新有关的一个标志性事件,绝不是什么走封闭之路的起点,因为在此之前就从来没有开放过。
3Q大战之后的腾讯Q+为什么运行一段时间后悄无声息了,这是个开放项目,开发者接入后可以享用腾讯的用户资源来发展自己的业务。也确实有一批创业者通过Q+和后来的开放平台获得了发展,但这个开放项目最终还是没能摆脱离去的命运。当腾讯发现开放所获得的收益远不如自己把用户圈起来自己开发时,这个项目注定不会延续。
有人说腾讯是不开放的,阿里也不开放,百度是相对开放的,是啊,所以市值最小嘛。在中国互联网谈开放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这里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用来获取商业利益,或者可以用来作为施压和利益交换的工具。换句话说,这里根本没有一个促使你开放的环境,互联网企业失去改造世界的初心,沦为商业利益的奴隶,在这个环境下,没什么封杀的事情他们不敢做的。
美国云服务商Dropbox在云存储方面做得不错,产品用户体验好,口碑好,财大气粗的谷歌和微软拼了命的步步紧追,但在个人云方面就是干不过这家公司。但在紧张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用户却仍能通过谷歌和微软的账号登陆Dropbox,并正常使用服务。这一在我们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却真实地发生着。用中国式思维去考虑这件事情,Dropbox根本就活不下来,谷歌封掉其登陆接口,恐怕他们撑不过几个月。
阻碍创新的不是抄袭,也不是模仿,而是当初成就互联网的商业和资本。在一个一切以商业为纲的产业环境中,人们能够领略到的只有残酷商业竞争。当校园文化、技术文化变成商业文化,你对这个互联网的一切认识,一切你所了解到的初心,恐怕都将改观。
但这样一个互联网,能够长久屹立,并长久为人类创造价值吗?会不会有一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走到了创新的对立面,成为封闭与闭塞的代名词。若真有那一天,请不要忘记,他们当初是打着开放的旗号走到这一步的。
本页内容由网友自行在乌鸦部落发布,本站仅提供帖文、图片存储空间服务,帖文(图片)发布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帖文(图片)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站对帖文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
无需安装,微信扫码体验乌鸦部落移动端

关闭

乌鸦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