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放弃大城市的机会,选择返乡创业的年轻人都过得怎么样?
乌鸦小编 发表于:2019-12-20 21:35 复制链接 看图 发表新帖
阅读数:6297
推荐理由:大城市的生活太艰难,返乡创业会不会形成一个新浪潮?
本文来自:真实故事计划

放弃城里百万年薪回村种地,他没赚钱,村里人先赚了。离开北京回村作画,她带着一群残疾人创收。外省打工多年,回乡后他成为网红,带乡亲致富。这三个不谋而合的故事,确确实实发生在如今移动互联网覆盖下的中国乡村里。回乡未必是大城市混不下去的被动选择。这次,我们采访了三位返乡青年,想看看在某些人身上如何体现重塑乡村。

故事时间:2011-2019年

故事地点:四川、内蒙古、江西


放弃高薪,回村种地的高级经理

成都腾讯大厦,天美工作室,临近正午,黄金又一次被叫进办公室,领导把辞职信推回来,沉默半晌,冒出一句:“辞职申请我还没批,这不是小事,你再考虑考虑。”黄金将信推了回去,没人知道,为交出这封信,他已经奋斗了九年。听说黄金决定辞职,岳父第一次冲他发了脾气,桌子拍得哐哐响,哥哥也打来电话责问,“我辛辛苦苦供你读书,为什么非要回村种地?”黄金不知该如何解释,过去九年,他的人生称得上顺遂得意。大学毕业后,他留在成都,凭着踏实肯干的个性,成为王者荣耀高级运营经理,拥有近百万年薪。和大学时相恋的妻子结婚,生了个乖巧可爱的女儿,命运似乎格外眷顾出身贫寒的黄金,为他画出一条完美的逆袭弧线。可三十一岁那年,他只想为这一切按下暂停键,回村种地。只有妻子理解他的心思,安慰他:“回去吧,家里有我。”得到妻子的支持,黄金才算下定决心,给妻女留下五年的生活费,开车回到老家。晚间七点,金鼓村零星亮起灯光,黄金家中烟雾缭绕,坐在对面的大爷碾灭旱烟,冒出一句“娃儿,你可别哄我了,种无花果能挣几个钱?”其他老人听了也纷纷附和。送走最后一位乡亲,他锁上屋门,独自向地里走去。一天劳作结束,家家户户都在烧火做饭,只有黄金家冷清如旧。他坐在地头,伸手抓起一把黄土,松软潮湿的泥土被狠狠攥成一团,向前砸去。计划并没想象中顺利,他已经数不清这是第几次被乡亲拒绝。老家阆中常年经济凋零,村民靠天吃饭,一年收入不过四五千元。他本想劝说乡亲种植无花果,并给予资金和技术支持,自己负责后续加工、销售,让乡亲有些额外收入。然而没人理解他的商业模式,谁也不想冒险种植。100亩种植基地预付了3年租金,种苗的日子到了,没有别的办法,黄金只好自己下地干活。脱下衬衫,换上农鞋,过去十几年,他一直拼命摆脱的命运,再次轮回。无花果苗娇嫩,地里离不开人,回成都的间隔也越拉越长。小儿子出生后,只会对着鞋架叫爸爸。家人不在身边,乡村生活过于寂静,他只好把果苗当做孩子,尝试用影像记录下它们的成长。
图 | 黄金在无花果地中劳作

在快手发布视频后,网友和他互动,鼓励他坚持下去。视频更了半年,还有网友特意跑到村里,给黄金加油打气。这让他几次摁灭了放弃的念头。周围人不愿种无花果,黄金只好转换思维,先雇几名乡亲到地里干活,让他们赚些生活费。村里都是些六七十岁的老人,没有保险公司愿意承保意外险,黄金每天陪在地里,挨个嘱咐老人,“慢点干,做不完也没关系,慢慢来。”劳作场景被黄金记录在视频里,第一颗果子摘下来时,他一手攥着果子,一手拍着视频,激动地不知道说什么好。坚持不打农药、不用化肥,种出来的果子依旧饱满鲜红,透明化的种植过程让快手“老铁”更加青睐他的无花果,第一批果实摘下来,没过多久就被粉丝抢购一空。
图 | 黄金品尝亲手种出的无花果

地里劳作了一年多,黄金变回了地道的农民,回归他原本的身份,脸庞被晒成小麦色,身上衣服洗得发皱,左肩破了一个大洞也未加缝补。他顾不上收拾,坐在电脑前,登上论坛,开始更新自己的“农业日记”。刚写到一半,手机闪了下,黄金收到了一条私信,是快手邀请他成为第二届“幸福乡村带头人”。
离开都市,卖画为生的小镇姑娘

几个月前,杨丽丽也收到了同样的私信。那时她正坐在工作室里一筹莫展,父母拿出30万元养老钱支持她回乡做麦秸画,可老家销售渠道少,工作室一直不见起色,急得她长了一头白发。重新适应农村,比想象中要艰难许多。正是注意到这种现实困境,2018年快手开启了“幸福乡村带头人”计划,希望为杨丽丽这样的返乡创业者,提供更多的支持与培训。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她接受邀请,成了第一届“带头人”。没想到接下来的日子,像是突然闯进了快车道,媒体采访、活动邀约蜂拥而至,90后姑娘的回乡往事逐渐被揭开。大学毕业后,杨丽丽一心向往“大城市生活”,执意从内蒙古多伦县跑到北京,从事职业教育工作。可现实并不像影视剧般美满,在北京,她只能和六七个姑娘挤一间宿舍,每天加班到深夜,赚的钱只够温饱。超级都市无法给予小镇青年归属感,父母也不放心她漂在外面,母亲每次打来电话,都忍不住叹气,她也只能忍着眼泪岔开话题。不是没想过回去,老家有连片的森林,有满山的野花,有伴她长大的溪流,还有相恋多年的男友,却少有适合年轻人的工作。她总觉得,也许故乡只适合怀念,真回去了,人生便一眼望得到头。
图 | 杨丽丽在老家的麦田中

直到那次和同事去潘家园闲逛,一副麦秸画彻底改变她的人生。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麦秸画是用麦秸杆剪裁成精致图形,粘贴、拼凑成的艺术品。记忆里,老家也有一片一片望不到边的麦秸。父母就是站在那样金黄的地里劳作,将她养大成人,送向远方,又静静地盼着她回去。经过两年多的拜师学艺,2018年4月,杨丽丽下定决心离开北京,回到日夜思念的家乡。临走前,师傅和她分析多伦县作为旅游城市,每年只有七八月份才有游客,其他时间销售就成了问题,而且麦秸画还是冷门的非遗手艺,想做起来怕是很难。不出师傅所料,回乡后,杨丽丽几个月没能卖出一幅画。线下渠道铺不开,精心制作的麦秸画被堆在墙角。在成为带头人后,快手派人了解了她的难处,针对性提供了宣传渠道和培训课程。运用互联网和短视频优势,先让人们了解这门手艺。每次工作前拿着手机拍一拍,麦秸画的精美成品呈现在镜头里,生意逐渐有了好转。工作室运转起来,她惦记家乡和父母一样的农民,雇了8家贫困户种植、挑选麦秸。县里领导看她独自创业,又帮她找到陪读妈妈打下手,没有收入的陪读妈妈在家做点手工,便能赚到一天的生活费。往常被焚烧抛弃的麦秸,在她们手里变出了美丽图样,这让杨丽丽第一次感到,原来工作也可以有些意义。和母亲忙了一年,工作室的销售渠道渐渐稳定。2018年9月,受快手邀请,杨丽丽带着她的麦秸画回到北京,参加了快手幸福乡村创业学院。当年那个在出租屋里加班的女孩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也能站上论坛,分享这一路走来的成长与收获。
图 | 快手上,麦秸画的制作过程

前段时间,快手上来了个大单,广州的客户定制了一批麦秸画做年会礼物。人手不够,她又找了几位残障人士帮忙。因意外失去左臂的大姐到工作室一看,连连摇头,说着“我连手都没有,我什么都做不了”。杨丽丽鼓励她先试试用右手粘贴麦秸片。麦秸片在手下一点点聚集,精致的图案初具雏形,大姐笑得羞涩,拉过杨丽丽说起悄悄话:“你看,我也是有点用的哦。”

留在家乡,重启人生的中年大叔
临近中秋,北京朝阳大悦城的“家乡市集”人潮拥挤,蒋金春蹲在地上盘点山货,不停有人挤到摊位前询问:“笋干还有吗?”“葛根片多少钱?”这是2018年快手幸福乡村创业学院活动上的一幕。八年前,刚刚回乡的蒋金春没有想到,有一天他会来到北京卖货,生意还如此红火。过去他在村里溜达一圈,每个路过的老人都要问一句:“你咋回来了,回来干啥啊。”19岁那年,蒋金春背着行李,独自踏上去往义乌的绿皮火车。这在他家乡是寻常事,江西省上饶市早田村地处群山之中,经济发展滞后,除了种地再没别的工作。老人在家务农,采山货,年轻人若想养活自己,都要拼命往外走,家乡早已成了被放弃的故乡。在外漂泊数十年,从快递员做到区域主管,又转头创业卖保暖内衣,蒋金春一心只想在城里扎下根,把家人接到身边。可一番折腾下来,生意始终不温不火。手里存不下钱,城市还是留不下的他乡。生活并没给他选择余地,父母年纪大了,不能再做繁重的农活,女儿留守了两年,过年见到他们,陌生得直往门后躲。漂泊的日子像是没有尽头,2011年,他实在放不下家里,狠心结束了义乌的生意,回到老家。对早田村的人来说,返乡就意味着闯荡失败,人们默认这片土地已没有年轻人生存的土壤。回乡前,蒋金春在义乌囤了几万块拉丁舞服装,没钱打广告,压着他全部身家的网店顾客寥寥,每天守在电脑前等不来一单生意。服装卖不出去,存款越来越少,夫妻俩心里直发慌。妻子和父母劝他再出去闯闯,可蒋金春舍不得离开家人,女儿好不容易才与他亲近,这一走又不知什么时候再见。他宁愿白天在家做农活,晚上偷偷去县城开车,维持生计。家里待不下,城里留不下,这似乎成了蒋金春这代人的命运。拮据的生活一直持续到2017年,一次拉客途中,他注意到镇上的年轻人都在玩快手,闲来无事自己也注册了账号。农闲时,举着手机拍拍周围的山村,没想到还真有人留言说“羡慕这片原生态风景”。做了几年电商的蒋金春意识到机会来了,老家有丰富的农产品,村民上山挖的竹笋堆成小山,可惜没有销售渠道,常常烂在家里。其它推广方式需要资金投入,而在快手上发布视频操作简便,也不用花钱引流,只要内容足够有意思,便会有人注意。他拿着手机琢磨了几天“老铁”的视频,干脆换上一身灰色长袍,挂上大佛珠,扮成鲁智深在竹林里、小溪旁大口喝酒吃肉。
图 | 蒋金春在竹林中扮演鲁智深

经过几个月的经营,本就一脸喜相的蒋金春彻底火了,关注人数急速上涨,系统提示声音震得手机发烫。看视频的人多了,有网友提出想买他身边的山货,生意也就顺理成章地做起来。刚开始买东西的人不多,即使只有一个订单,蒋金春也要风风火火地跑到镇上发货,母亲看儿子整天捧着手机,问他在忙些什么,蒋金春扯着大嗓门告诉她:“妈,这回我真不用走了。”回乡9年,蒋金春一家人的生活总算步入正轨。他的快手号“山村里的味道”粉丝突破160万,山货总是供不应求。自家的东西卖光了,他每天都在附近的村子转来转去,收购乡亲们的山货。村里都是他父母辈的留守老人,辛苦采摘的农产品卖不出去,就没有生活来源。那次听说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背着几百斤笋干下山,没卖出去,又背了回来。蒋金春赶紧找过去,在快手上帮老人直播。不到两天,几百斤笋干售卖一空。
图 | 蒋金春和母亲一起做饭

去年,蒋金春带动当地近200户村民,通过快手销售甜茶2000多斤、葛根粉2000多斤,这让贫瘠的山村,第一次靠互联网得到收入。他也因此成为快手第一届“幸福乡村带头人”,带着农产品走出大山,到北京参加培训、展会。蒋金春的故事示范了另一种突围路径,不少在外飘荡的年轻人看到老家有了机会,也开始考虑回乡的事,村子里聚集起人气,渐渐活泛起来。

不曾遗忘的馈赠与归属

今年夏天,黄金的无花果再次迎来丰收。视频里他穿着破旧汗衫,捧着无花果,笑得憨厚。镜头背后的艰辛不为人知,刚回乡时,乡亲不相信他会放弃百万年薪回村种地,谣传是他犯了事被公司开除,气得他哥哥嫂子没少跟人吵架。直到成为“幸福乡村带头人”后,快手的认证和媒体的采访,才让周围人打消了顾虑。他偶尔会想起离开公司那天,日头正烈,同事送行,大厦玻璃折射阳光,映在脸上。要好的哥们伸手搂过他的肩膀,说着“真羡慕你啊”。那时他们都不知道,前路会有多少坎坷与机遇。卖无花果利润低,虽然销量跟得上,但产量有限。黄金打趣说:“返乡目标已初步实现,虽然自己没赚到钱,但乡亲们都增收了。”在快手幸福乡村的帮扶下,他联合村里数十户村民成立合作社,一年产值超过20万元,共带动105位村民实现增收。尽管自己投入的成本远没有收回,但从此乡亲们不用离家打工,每年就能多上万元收入。蒋金春、杨丽丽和黄金的家乡,都是常年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山村。黄金离乡时,村里人只能种地挣钱,十年过去,情况没有丝毫改变。杨丽丽的家乡前两年刚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却还是没有任何产业,而蒋金春的家乡,干脆成了“空心村”,走遍附近所有村庄,也找不到一个年轻人。乡村为城市输送新鲜血液,自身却破落凋敝,留守的人被困在土里,找不到发展机会。如今,借助短视频技术带来的福利,最偏远的人群也开始向互联网时代进发,被看见。通过拍视频卖牛肉干,内蒙古的太平年入百万,同时帮乡亲们卖出了数十万元羊肉。阿坝州的第一书记张飞成立了旅游公司,为当地建立起一整套生态旅游产业。藏族姑娘格绒卓玛销售了上百万元特产,带动周边近百户村民增收。广东清远水西村的刘逢明,把垃圾村故乡变为网红村。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快手成为了返乡青年的“新农具”,帮助他们更好地连接乡村与世界。截至2019年8月,全国从快手上获得收入的用户超过1900万,其中来自国家级贫困县的用户超过500万人,年销售额达193亿元。如今,“幸福乡村带头人计划”已覆盖全国10个省份的21个县市区,发掘培养了43位乡村创业者,其中有9个少数民族。一年以来,他们在快手粉丝增长近700万,提供在地的就业岗位120余个,带动贫困户增收1000余户,在地的产业全年总产值超过1500万元。2019年12月16日,在北京快手总部的“幸福乡村带头人毕业典礼”上,黄金、杨丽丽和带头人们聚到一起,分享自己一路走来的故事。过去一年中,他们经历了相同的挣扎与奋进,私底下也都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互相学习取经。

图 | 毕业典礼上,黄金和另一位返乡青年合影

谈到返乡初衷,黄金的声音有些哽咽,他一直没有告诉别人,自己不到一岁时,母亲去世,父亲拉扯兄弟俩不容易,村里人做了好吃的都要给他送去点,考上大学那年,父亲担心交不上学费,还没开口求助,全村人早已为他凑好钱。
这些年,这些片段一直在他脑中闪烁,父亲卧病在床时还特意叮嘱他:“等有能力了,一定回去帮帮老家人。”为此黄金放下城里的一切,回到乡村。第一批果子下来后,他站在地里,挑了满满一筐,挨家挨户地送了过去。
- END -撰文 | 马延君编辑 | 雷军

本页内容由网友自行在乌鸦部落发布,本站仅提供帖文、图片存储空间服务,帖文(图片)发布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帖文(图片)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站对帖文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
无需安装,微信扫码体验乌鸦部落移动端

关闭

乌鸦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