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越来越多的海外学子归国创业
moon 发表于:2018-5-29 21:47 复制链接 看图 发表新帖
阅读数:2087
如何吸引海外人才归国、如何让他们的项目产品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并产生更高的产业价值,需要政府配套的职能部门主动出击,提供完备的产业规划。

源自“大连创业园”
今年5月,悉尼大学和昆士兰大学高分析材料博士后赵玮和丈夫卖掉了在澳大利亚的房子,带着两个孩子举家搬迁回国。6月29日,她要在大连参加第十九届中国海归学子创业周。

故事还要从一年前说起。

当时的赵玮已经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生物工程与纳米技术国家实验室工作将近10年的时间了,在国际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

一天,从大连打来的一通电话,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打电话给她的正是老同学赵磊,她从北京大学分子工程与化学学院募集到1500万元的投资,希望邀请她一起回国创业。

如今,赵玮动员两名实验室的同事一起回到了中国,他们的超双疏自修复抗菌抗腐蚀第三代纳米新材料也在紧锣密鼓的研制当中,且在筹建自己的科技创业公司。

和他们一样,今年6月29日至7月1日,将有200多位像赵玮这样的海外知名院校学子,重点围绕智能科技、洁净能源、生命科学、海洋科技、数字文创等产业方向,参与2018海创周高科技项目路演;300多位海外知名院校学子参与交流;同时还会有上百家国内知名投资机构、2000名国内外代表齐聚大连,在海创周这个国家级引智平台上,书写海归创业的时代辉煌。

已经成功举办十八届的海创周已经累计吸引来自63个国家和地区的3.3万余名留学人员、3000余位国外客商;与2万多家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进行了合作洽谈,共签订8700余项合同;有3200余名海外学子通过海创周回国就职;有5000余名海外学子通过海创周回国创业,共创办企业3800余家;获专利8500多项;累计创造产值7300多亿元。

中国海创周引进的海外人才在软件信息产业、智能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成就斐然,部分创业者还成为行业或领域的领军人才。

在通过中国海创周回国落地的项目中,34%以上项目产品已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已完成中试阶段可以量产;25%以上项目技术水平跻身国际先进行列,部分项目填补国内空白,具备自主创新能力,在国内具有显著竞争优势和先发优势;80%以上项目商业模式清晰,整体呈现出产品化程度高、技术含量高、市场成熟度高三个特征。

目前,大连高新区内由海外人才创办的科技企业1100余家,高新区30%的生物医药企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企业都由海归人才创办,高新区一半以上的专利和软件著作权,是海外人才携带归国的科研成果。在海创周举办的“海创工程”项目评审已吸引153个海外高端项目落地,其中79个项目获无偿扶持资金6,890万元,自主培育2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引进8位“千人计划”专家和3位“青年千人计划”专家。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

关闭

乌鸦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