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小编 发表于 2019-2-17 15:45

专利流氓们经营着一门怎样的生意?

专利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制度之一,它通过法律保障了创新者的权益,极大促进了发明创新。
苹果、高通等科技巨头都是专利的受益者,借助雄厚的资金和庞大的研发力量,这些巨头都手握成千上万个专利。对于科技公司来说,专利申请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家公司的创新性,成为公司的一项核心竞争力。如今巨头间的专利诉讼时有发生,比如前段时间苹果因为高通的专利诉讼,被禁止在中国销售包括iPhone X在内的7款机型。大公司经常用专利作为武器,对竞争对手进行降维打击。但凡事两面性,大公司在享受专利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成为被各种专利持有者诉讼的对象。

经常获益数亿美元的专利诉讼也让许多技术公司成为只申请专利,不制造产品,靠专利诉讼为主业的专利流氓。这些公司本身并没有任何产品或营收极少,却积极搜罗各种专利的所有权,依靠积极起诉别人从而盈利。一般来说,大科技公司之间的“专利战”往往能取得一定平衡。比如三星、高通起诉苹果侵犯专利而要求禁售 iPhone,苹果也能以类似的诉讼加以还击。因此相当一部分大公司之间的专利纠纷最终会以相互授权专利的形式解决。可面对那种没有任何实体产品的公司,巨头们就没法“诉讼反击”了。这类有专利,却不用于研发的公司被统称为“非专利实施主体”(NPE,Non Practicing Entity)。从法律上来讲,依靠诉讼获利的 NPE 公司并不违法,只是利用了专利保护法律中的缺陷。在科技产业高度发展的今天,任何人都很难在不侵犯任何专利的情况下生产针对消费者的软硬件产品。Google法务负责人 David Drummond 曾经评价过:“一部智能手机最高有可能收到 25 万种专利侵权起诉”。当时 Google 花费 125 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就是为了获得大量手机专利,保护安卓手机厂商。但这依然无法阻拦无孔不入的专利流氓们。

专利公司会先从研究机构、个人或者濒临破产的空壳公司手上低价收购专利所有权,或者利用公司之前研发并申请的专利来储备专利库。
因一轮又一轮的科技泡沫,美国不断有科技公司破产,这些公司的专利常低价被专利诉讼公司收购。比如诺基亚 2012 年将 500 多项专利打包2200 万美元卖给专利诉讼公司 Vringo,一项专利平均价格为 4.4 万美元。Vringo 在 2013 年上市,曾向Google、中兴发起过多轮诉讼,最高获赔超过 10 亿美元。加州的专利诉讼公司 NTP 从 2000 年开始起诉黑莓手机制造商 RIM 公司侵犯专利权。经过漫长 6 年的来回诉讼后,黑莓和 NTP 达成和解,支付了 6.125 亿美元的专利使用费。2018年 4 月,苹果被得克萨斯州的联邦法院判处要向专利诉讼公司VirnetX 赔偿 5.026 亿美元。苹果平均每年要遭到 40 多起非正当专利诉讼官司。有一家叫Uniloc的公司,因微软在其产品上使用的反盗版技术侵犯了其相关专利权为由将微软告上法庭,要求微软支付逾5.58亿美元专利版权税。打了9年官司后,微软终于和Uniloc达成庭下和解协议,案件终于以微软赔付一笔数目未知的款项告终。Uniloc随后又利用这项专利向75家公司发起了诉讼,索尼、脸书、高通等一大堆风头正劲的大公司都被它起诉过。其中三分之一的公司选择了庭外和解和授权,其余则大多在法庭败诉。凭着这项专利,Uniloc 凭借这件专利获得了约合66亿人民币的收益。这几年Uniloc又盯上了苹果,从2017年4月开始到2018年10月,它每个月都以不同的专利起诉苹果一次。
中国企业也深受专利诉讼之苦,大疆、中兴、华为、小米等公司都分别在美国、英国遭到 NPE 公司的诉讼。虽然靠专利诉讼赚钱在美国被大量公司抨击,但这依然是合法利用专利保护法律的商业模式。从法律层面,监管者也注意到这种现象,美国政府也出台新政策打击非合理专利诉讼的行为。2011 年 9 月,美国颁布《美国发明法案》,对“专利流氓”施加了一定限制,禁止在单一诉讼中状告多个侵权对象。2013 年,美国众议院又通过了《创新法案》,规定原告提出专利诉讼时必须提供足够详尽的细节,假如起诉被驳回,被告可以要求原告支付诉讼费用。2013 年后,美国被起诉公司有权向专利审查与上诉委员会(PTAB)提出专利无效申请,法院会在专利有效性的结果出炉后再继续进行侵权判断。虽然相关法律正在不断健全,但因为超高的收益,这种被人们称之为专利流氓的非正当专利诉讼,注定还会长期存在。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富日记原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专利流氓们经营着一门怎样的生意?